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演講詞

border image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港台經濟合作的趨勢與機會」研討會演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早(二月十日)出席由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贊助的「港台經濟合作的趨勢與機會」研討會。以下是他的演辭全文:

唐(偉章)校長、陳(文鴻)博士、(劉)乃強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首先代表特區政府特別的歡迎從台灣來的學者和研究院的同事。我們非常高興今天能在香港歡迎你們。說回來,今天這個場合,我應當從二○○五年你們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訪問大陸、訪問北京那一天說起。我們當年有機會在香港歡迎連主席和他的訪問團,也見證到他們跟中央的領導層在大陸、在北京歷史性的握手,揭開兩岸關係新的一頁。

  在過去四年,特區政府也按照兩岸關係逐步提升,加強與台灣的連繫與交流。藍營和綠營兩大陣營的政治人物—立法委員、市議員、市長等,我們都非常歡迎他們來香港訪問。我們也決定應從經貿這層面特別推動加強香港與台灣的關係。因此,今次這個「港台經濟合作的趨勢與機會」研討會是非常恰當的。

  談到香港與台灣的經貿關係,我有一點看法可與你們分享。香港與台灣的經貿關係非常重要,也非常緊密。台灣是香港第四大貿易伙伴,在一九九七年港台方面的雙邊貿易總額是一千六百億港元。到了二○○七年貿易總額已增長到二千六百億港元。自回歸以來,港台之間的貿易有顯著的增長。

  多年來香港有許多人研究兩岸「三通」對香港的影響,特區政府一直都意識到「三通」總有一天會實現。「三通」提出來已經三十年,這三十年也適逢內地改革開放,現在改革開放有成果、有基礎來推動「三通」。香港不少企業,我們企業當中的朋友,提醒特區政府,「三通」實行以後會影響香港的轉口貿易、旅遊和航運,我們對這些都很清楚。但特區政府對「三通」的看法是「完全歡迎」,非常支持的,因為我們認為落實「三通」對兩岸關係,對「四地」這經濟體的增長,能帶來新的機遇。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只要兩岸的企業能相互多投資,經濟發展起來,那對香港的國際地位,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對提升我們各個服務行業必然有好處,必然有幫助,特別是大陸和台灣的企業在兩岸有新的投資,它們成功以後,我們希望,我們也有信心能夠爭取到你們多來香港上市,來加入我們的金融市場。

  目前兩岸都在面對金融海嘯,但我注意到無論是大陸、香港、台灣的政府與金融機構,都有較好的條件面對這新的挑戰。三地的政府都有較豐厚的儲備,我們的銀行在過去幾年也相對地較為審慎的投資。當然面對令全球經濟逆轉的金融海嘯,我們需要沉著應戰。

  我希望特別提一提的是,二○○三年七月香港與北京簽訂了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這是一套自由貿易的安排,訂定這套安排的基礎是,香港與北京都同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在香港「一國兩制」的安排下,在一九九七年回歸以後,香港仍能維持WTO成員的身分,也因為有這基礎,我們在「一國兩制」之下有新的發展空間。在一九九○年訂立《基本法》的時候,沒有人想過一九九七年以後香港與大陸能有這樣的一套安排,而這套安排令國際企業對香港另眼相看。在二○○七年年底,在香港成立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的國際企業總共有三千九百家,比起一九九七年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五;比二○○三年CEPA簽訂以後,也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二。

  我希望跟從台灣來的教授、朋友們,特別提及一下,香港是非常歡迎台灣的企業來投資、成立公司的,因為只要你們在香港登記成為公司,只要有一段時間在香港做生意,你們就能受惠於我們跟大陸的CEPA安排。

  其實,台灣在香港的投資也不少。你們是我們外來投資的十大經濟體其中之一。一九九八年,台灣企業在香港的投資有九十億港元;到二○○七年,已經增加到四百億港元的投資,增幅不錯。

  台灣在香港成立的地區辦事處與總部,總共有大概一百八十家,也是我們外來投資公司的重要成分。我希望特別一提的是,最近有了新的發展。去年我們與大陸簽訂了CEPA V,CEPA第五份的補充協議。根據CEPA V,香港的專業人士、香港的服務行業能在廣東省開放他們的業務。我們跟北京的協議就是,在廣東可以「先行先試」某些服務行業。對大陸來說,改革開放三十年,工業化的過程已基本完成,所以現在對他們來說,新的發展就是提升服務業。香港有條件跟內地相輔相成、相互推動。今年一月,北京也發表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這套《綱要》容許廣東、香港、澳門按照「一國兩制」的規定,按照CEPA的基礎,進一步發展三地經濟體的相互合作,所以台灣的朋友們、台灣的企業,我們在未來這幾年非常歡迎你們進一步加入及推動大珠三角的發展。這必然會是「多贏」的局面。

  為着迎接「三通」的來臨,特區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香港貿易發展局已在台北成立辦事處,並於去年十月開始運作。這是第一次香港的法定機構、半官方的機構在台灣成立辦事處。這本身就是一個關鍵的里程碑,說明香港非常看重與台灣的經貿合作。

  第二方面,我們也希望在民間、在企業層面加強香港跟台灣的連繫,所以我們正在推動香港商界成立「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去年台灣的江炳坤先生訪問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在接見他的時候,提出了我們成立雙邊的合作委員會—我們在香港成立「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你們在台灣也成立一個「台灣-香港商貿合作委員會」。現在我們與台灣方面正在跟進這一套的想法與理念,希望在短期內能成立這雙邊合作委員會。

  第三方面,我希望一提的是,每年有不少台灣人士來港經商旅遊,有二百二十萬;香港的人口較台灣少,只有七百萬人口,而每年我們到台灣經商旅遊的人士,大概有三十多萬。為了方便你們今後來香港,香港的入境處從今年一月開始放寬了網上電子簽證的安排。以前每次簽證只是一個月只可申請兩次,今後一個月內沒有申請的限制,大家可以隨便的在方便的時候就來香港訪問。

  今天來到理工大學,我也應當提一提香港跟台灣的學術交流。今天兩岸的學者聚首一堂,為香港與台灣的經貿合作提出寶貴的意見,我認為非常有意思。現在特區政府的政策目標是香港的年青一輩應有百分之六十有機會上大學,唸文憑課程以至爭取拿學位。這百分之六十的目標我們已基本達到了,但我們也希望多利用香港這國際城市來推動香港成為一個區域教育樞紐。我們跟台灣的大學、台灣的學者們能多交流、多合作,這對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區內的教育樞紐一定有幫助。每年我們不同的大學跟台灣的大學都有交換生的安排,我看這幾年是不斷有增加。從香港到台灣唸書的年青人也不少,有人告訴我每年約有一千人。我們香港年青的一代到台灣就靠你們好好的照顧。

  我們今天能在這裏共同研究經貿合作的議題,是個重要的開始。校長,我希望今後大家研究的問題不限於經貿,文化的、不同的學術研究的特別課題,我們都共同推動,這對加強香港、台灣,兩岸四地的關係必然有幫助。只要兩岸人民多些互相了解,任何困難的、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都能解決。

  最後,我衷心祝願你們今天的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早(二月十日)出席由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贊助的「港台經濟合作的趨勢與機會」研討會。圖示林瑞麟於研討會上致辭。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出席「港台經濟合作的趨勢與機會」研討會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早(二月十日)出席由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贊助的「港台經濟合作的趨勢與機會」研討會。圖示林瑞麟於研討會上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