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演講詞

border image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羅智光一月十五日出席香港青年聯會內地事務委員會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合辦晚宴的致辭全文:

朱(鼎健)副主席、吳(熹安)副主任、朱(華)處長、各位嘉賓、各位香港青年聯會以及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的朋友:

  大家好!我很榮幸能夠獲邀出席香港青年聯會內地事務委員會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合辦的晚宴。屈指一算,再過十天便正式踏入牛年,這次晚宴除了給大家聚首一堂的機會外,也正好讓我們回顧過去的工作,同時展望未來,積極籌劃一下未來的發展。

  按照大會的安排,我今晚的講題是「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和聯繫」。剛剛過去的二○○八年,亦是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這一年不僅是對國家或是香港,都是別具深層價值和意義的一年。

香港與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
────────────

  作為國家的一部分,香港與內地一直有很多的合作和交流的機會,例如學術文化、跨境建設、貿易投資等等。香港更須依賴內地供應食物和食水及其他必需品。九七回歸後這些聯繫更進一步加強。自一九七八年推動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由一九七八年的3,600億元人民幣增加至二○○七年的247,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約百分之十。改革發展初段,國家以低勞工、土地和資源成本吸引大量外來投資。當時香港因本地的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以製造業為主的企業需要向外尋求發展機會。時值國家改革開放,吸引大量的香港企業家到內地投資,特別是到廣東省珠三角等地。

  內地改革開放一方面為香港提供了發展的歷史機遇,開拓了香港企業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大量來自香港的資金投入也積極推動了國家的經濟全速向前推進。到目前為止,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外來投資者之一,有幸成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參與者及得益者。

  香港作為亞太區多功能的國際金融服務中心,我們具備了調配全球資源的基本條件,包括獨特地理位置的優勢、世界級的基礎建設、居全國之首的經濟規模以及多年來所建立的制度和國際化條件。這些有利因素能與國家獨特的優勢緊密地結合起來,善加利用和深化現有的聯繫,會使這些優勢更加突出,協同效應更加明顯,使香港與內地的金融、商貿、物流、旅遊和專業服務的互動關係更為成熟。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

  CEPA的簽署落實,是促進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的一個重要平台。自二○○四年實施以來,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透過不斷磋商,分階段加入更深、更廣的開放措施,為香港企業創造更多商機,開拓內地市場。在貨物貿易方面,所有香港生產的產品,只要符合雙方商定的CEPA原產地規則,都可以享有零關稅優惠進口內地。截至二○○八年年底,我們累積共批出超過四萬份CEPA原產地證書,貨品的出口總值超過160億港元。服務貿易方面,已經發出超過二千張《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獲發證明書的香港服務企業可以善用CEPA的優惠到內地投資有關服務行業。除了香港得益外,CEPA也為內地帶來不少好處,例如可以把香港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跳板,加快內地與世界經濟的接軌。

  繼CEPA的主體文件在二○○三年簽訂後,雙方已達成五份補充協議。最新的補充協議(即CEPA V)於二○○八年七月簽署,並於二○○九年一月一日起實施。CEPA V在十七個服務領域內推行二十九項開放措施,包括現有的會議和展覽、銀行、建築及相關工程、社會服務等服務領域,和兩個新增的服務領域,分別是與採礦和勘探相關的服務。CEPA涵蓋的服務領域數目由三十八個增至四十個。

粵港合作的發展
───────

  基於地域相連,粵港的合作來得自然,對雙方都十分重要。香港一直是廣東省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地的進出口貿易額由一九九七年約340億美元,大幅增加至二○○七年約1,400億美元。截至二○○七年底,香港在廣東直接投資累積超過1,200億美元,在廣東建立港資企業累計超過九萬九千家,佔全省外資企業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二。

  粵港兩地早於一九八二年成立「跨境聯絡制度」攜手解決雙方關注的實務問題,包括打擊跨界罪案和共同治理深圳河等。為配合兩地在各方面的發展,特區政府在一九九八年與廣東省政府成立「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就涉及粵港兩地共同關心的課題,包括兩地的交通基建、環境保護、經貿、旅遊,以及人流物流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進行研究和協調,促進兩地的交往和溝通。

  回顧過去,粵港合作從最初由民間特別是商界推動,到近年以政府牽頭、民間積極參與的模式;從經貿交往,到大型基建、環保、創新科技、城市管理和涉及各種民生項目等全方位合作,粵港兩地一直以「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廣東省先行先試措施
─────────

  為進一步深化粵港經貿合作,香港與廣東省政府在二○○八年公布以先行先試形式在廣東試行二十五項開放和便利化措施,涵蓋的領域包括會計、建築及相關工程、醫療及牙醫、人員提供與安排、旅遊等。其中十七項在CEPA框架下實施,並已在二○○九年一月一日生效。廣東省先行先試措施,將會為香港工商界和服務提供者在內地開拓商機,增加香港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同時可進一步加快兩地經貿融合,促進兩地經貿的長遠發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剛好在上星期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珠三角地區一直是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地區。在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綱要》的編制和實施有重大意義。《綱要》肯定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支持粵港澳三地在中央有關部門指導下,擴大就合作事宜進行自主協商的範圍。在這前提下,粵港加強合作日益重要。我們會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積極配合,與廣東省共同編制區域合作規劃和共同商討下一步跟進工作。

泛珠地區的合作
───────

  除粵港合作外,香港亦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現代科技和資訊的進步,已促使區域性經濟發展成為必然,泛珠三角地區合作的形成是推動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的一個大突破,大大擴展香港的經濟腹地,增加商機,無論對物流、投資、專業服務、旅遊等方面,均有積極推動的意義。在區域層面方面,這個組合對提升泛珠三角區的綜合競爭力和協調發展也有很大裨益。二○○四年第一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選擇在香港揭幕,反映出中央和內地對特區的支持和重視。

  「9+2」政府自2004年共同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之後,在各省區的共同努力下,區域合作在多方面都取得了成績。為配合國家的政策,近年香港亦致力向在泛珠區域的港資企業推廣產業升級、轉移和轉型。我們特別於2007年設立一個提供泛珠省區產業升級轉移轉型資訊的網站(www.gdeto.gov.hk),亦有組織經貿考察團到泛珠省區了解當地情況及探索投資機遇,以助港資企業開展業務。

  香港現正通過多項大型基建工程,積極打通與珠三角以至泛珠三角的交通聯繫。港珠澳大橋的落實、廣深港高速鐵路的規劃、香港機場和深圳機場以鐵路接駁的構思以及蓮塘香園圍口岸的建設等,都有助加強人流、物流、貨流,對整個地域的生產力和互補能力,大大提升。

  作爲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特區重點推動內地(包泛珠區域)與香港在金融服務上的合作。除了特區政府官員帶領金融業界前往各省市考察外,特區政府亦積極參與和舉辦金融服務論壇和投資貿易洽談會,致力加強與泛珠各地的金融合作。自泛珠合作於二○○四年六月開展以來,在港上市的泛珠省區企業由七十一家增至二○○七年年底的一百一十一家,增長超過百分之五十六。我們期望未來可以有更多泛珠企業,利用特區的資本市場融資,以支援業務發展,並走向國際市場。

二○一○上海世博
-───────

  二○○八年國家在北京主辦奧運會以及殘奧會,獲得空前成功。香港作為馬術比賽協辦城市,也分享到這份光榮。另一個萬眾期待的項目就是將於二○一○年五月至十月在上海舉行的上海世博會。是次世博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承蒙國家的邀請,香港將以主辦國的特區身分參與這項盛事,我們認為這項盛事是宣傳香港作為優質生活和具創意城市的大好機會。?我們計畫的參展活動,包括在中國館區內自建一個以「無限城市-香港」為主題的香港館;以智能卡的應用為主題,參加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展覽;以及籌辦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如「香港周」,巡遊和文化表演等。

面對挑戰
────

四川大地震
─────

  二○○八年亦為中國留下傷痛的痕跡。五月十二日在四川省發生的強烈地震,令幾十萬的同胞受災。香港社會及市民都非常關心,隨即動員參與抗震救災。在數星期內,香港社會各方面的機構已籌集超過20億港元的款項參與救災工作。香港立法會也即時通過撥款3億5000萬港元作為救災之用。香港消防處、衞生部門、飛行服務隊以及其他部門分別派出同事到四川參與救災工作。

  在災情基本穩定下來後,大家接著關心重建的工作。行政長官與香港立法會分別在六月底七月初到四川訪問,關心災情及災後重建的工作起動。香港市民和各界對四川災民的關懷和對協助重建的熱誠一直沒有改變,誠意希望儘快為災民提供所需的服務和支援,並為他們恢復正常生活提供更好的條件和環境。特區政府在七月獲立法會撥款20億港元,設立四川重建基金,並於十月在成都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安排,確認特區參與援建工作的基本原則、管理安排,以及確定特區政府參與的首階段二十個援建項目。

  另外,在審議非政府機構災後重建撥款申請上,在二○○八年十二月已有首階段獲批的資助項目成功批出。當中涵蓋教育、醫療、肢體及心理康復、培訓計劃等範疇,既有硬件的建設,也有香港非政府機構擅長的軟件服務。涉及的資助總額超過8,700萬港元。我們亦初步審視了其他非政府組織的申請,當中不乏一些符合四川重建整體規劃的建議。資源許可和完成相關程序後,我們希望日後能繼續批出一些項目,讓非政府組織充分發揮他們的專長,為四川同胞繼續送上關愛。

金融海嘯
────

  由美國次按問題所衍生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世界各國都被波及。在內地經營的港商,除了要面對金融危機外,他們還要面對內地經營環境的最新轉變,例如人民幣匯率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經濟放緩、歐美回收個別中國製產品事件及銀行收緊融資等,無一不為港商帶來衝擊。

  香港特區政府已留意到這個情況,致力透過不同途徑協助港商。內地政府非常關注這些問題並已提出多項措施,針對性地協助企業渡過近期發生的問題,例如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中小企業貸款、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和提高各種產品出口退稅率等。面對世界經濟的轉變,未來港商將面對更多不同的挑戰,但憑着各省區的獨特條件,透過優勢互補,我們相信各企業必能共同渡過種種挑戰,抓住機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持續發展。

總結
──

  香港與國家的關係進入了新階段,香港與內地在經濟融合方面不斷加快步伐,粵港合作登上新的台階,合作的領域也邁向多元化。香港會在國家制訂「十二五」規劃過程中積極提出意見,務使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現階段,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與主要負責「十二五」規劃協調工作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建立了直接的工作關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協調各相關政策局的工作,並加強與國家發改委和其他內地相關部委的聯繫,進一步推展有關工作。

  二○○八年發生在中國的大事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場突發的特大地震,讓世界看到中國人守望相助的精神;一屆圓滿的體育盛會,讓世界看到中國充沛的活力;一次完美的航天之旅,讓世界看到中國的智慧和進步。二○○九年是建國六十年,我衷心祝願國家繼續穩步向前,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更上一層樓,為人民帶來福祉。我更誠意祝福四川地震災後的重建工作能順利完成,災區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最後,我想藉此機會向大家拜一個早年,恭祝大家新年進步,事事如意。多謝各位!

二○○九年一月十五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