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演講詞

border image
政制事務局局長「香港邁向普選之路」論壇演辭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是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十月二十九日)上午出席「香港邁向普選之路」論壇的演辭全文(只有中文):

早晨,Kennedy、各位朋友、各位嘉賓:

  非常高興新世紀論壇和香港法律論壇今日在週末為大家安排是次研討會,讓大家可以共同探討一下各位都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邁向普選的路程。

  今天舉行這個研討會,我有四個訊息向大家強調:

  第一,我們上星期所公布○七/○八的選舉方案,具有實質民主進程。

  第二,是○七/○八的方案標誌着香港議會發展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

  第三,特區政府積極為普選做好準備,共同與各界合拼出普選的路線圖。

  第四方面,我們現在有一套整體的策略和方向,全方位推動政制的發展。

  首先談談我們○七/○八的選舉方案。我想重申,我們在設計這個○七/○八的選舉方案時,是盡量注入最大的民主成分的進度,因為大家如果看原先的那一個八百人的選舉委員會,只有三十個直選產生的立法會議員。但在新建議的一千六百個選舉委員會委員,新的選舉委員會組成,是由四百四十個由直選產生的立法會議員或區議員,去組成選舉委員會。這比起以往是有大幅的增加,亦將三百多萬的選民基礎拼入了選舉委員會。

  如果大家回顧議會的組成,為什麼我會說這是立法議會今後發展的一個轉捩點呢?因為我們在符合《基本法》,與及去年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和決定的框架底下,我們將新加的議席,不論是直選或間選,我們都是用地區選舉的方式來產生。我們在提出這個○七/○八的選舉方案時,我們為立法會今後的發展畫了一條很重要的線,那就是今後不再增加傳統形式的功能組別議席。

  為什麼我們會有此想法呢?現有的立法會的組成,六十席中有三十席是功能組別。這三十席已經很廣泛地代表香港各行各業各界別,有商會、有專業、有工會。社會各界有很多已透過功能組別進入立法會。所以我們在過去一年多作公眾諮詢時,有很多的團體向我們提出,可否再增加他們各自的界別在立法會的代表性,每一個團體各自都會覺得他們有理據,但整體而言我們有兩個考慮:

  第一,這三十個現有的功能組別議席已經很廣泛地代表了香港各界、各行各業。

  第二,我們要向整個香港社會發放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今後我們議會的發展要邁向普選。我們雖然有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兩方面都有議席的增加,但兩方面我們皆透過地區直選和間選來產生這十個新的議席。所以今後不論是商界、專業界、工會、學界和其他界別的人士,如果長遠希望推動政制發展,希望參政、從政的話,着眼點我相信長遠而言,都是要去參與地區政治和紮根於地區的工作。這顯示我們特區政府是有決心推動普選和民主進程。

  第三方面,我想談談什麼是共同合拼普選的路線圖。在目前的情況我們未能夠定出普選的時間表,社會上依然就普選的時間表有多方面的意見。有人依然支持○七/○八雙普選;有人開始提出二○一二;有人支持二○一七;二○一七以後的日子也有人提出。我們接收到的意見中,有人認為無需要訂定普選時間表。形形色色的意見都有。所以在短期內是難以定出普選時間表及就這個問題在社會上達成共識。

  我們要就香港的政制發展有一個全面的共識,與及合乎我們憲制秩序的一個決定,香港內部要達成一個共識,立法會內我們需要有三分二的支持,行政長官要同意。我們有了這一套香港內部的共識,亦要與北京配合才行,所以普選時間表目前未能夠成形。

  但特區政府是積極的,我們見到這個問題是需要處理,所以我們現正在將會成立的策略發展委員會轄下,成立管治及政治發展小組。我們準備透過這個小組研究在如何符合《基本法》的原則和規定下,實行普選。我們亦開始勾畫了幾個重要的議題,我們於剛過去的星期三,在立法會的辯論裏,政務司司長亦提過,我趁着今朝有機會也向大家提一提。

  我們勾畫了這個政治小組需要開始研究和討論的三個主要範疇:

  第一,在政制發展的過程當中,及達致最終普選目標的時候,可以如何有效地確保「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以及「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兩大原則。

  第二個議題,在達致最終普選目標之前,立法會的功能界別應當如何演變。

  第三,在達致最終普選目標的時候,立法會應當如何組成及運作。

  這些議題都是重大的議題,亦都是必須要研究、討論的議題。我們整個《基本法》的設計,關於政治體制方面的設計,就是要確保香港成立特區之後,可以繼續有均衡的參與,就是各行各業各界別,不論是在立法會裏,或是在選舉委員會裏,都有他們的影響力,有他們的聲音。香港的選舉,絕對不會是一言堂的。

  那有人就會擔心,如果有一天我們實行全面普選,所有議員都是經民選產生,在世界各地會看到,行普選這條路的時候,參政的人士要看下一次的選舉,可以爭取到多少的支持。有人會擔心,就會問:會否到那個地步,到那個階段的時候,經普選產生的議員會給與政府更大的壓力,要派更多的免費午餐呢?這是將道理說得簡單一點,但這是重要、深遠的問題,大家要討論。

  如果我們要達到普選這個最終目標,不同的黨派,不論是泛民主派或是其他的黨派,不同的界別,不論是商界或是工會,大家要就整體政制的發展和議會的組成,當中如何互相制衡是要有一套共識才可以的。這些問題要傾得透、經脈要打得通,我們才可以在立法會內外有共識,並且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可以爭取到三分之二的立法會議員支持方案。所以現在我們在做前期的工作,就是在策略發展委員會裏的政治政制小組開始討論、醞釀這套共識,拼出路線圖--普選路線圖,我們的政制發展就有前景。

  最後我談談第四個訊息,何謂全方位發展民主政制。我希望大家會看得清楚,我們是從四方面來進行這套工作。

  第一,我已經說過,就○七/○八的選舉方案,不論是選舉委員會或是立法會的組成,我們都注入了實質的民主成分。

  第二,特首在參選期間提過,要考慮是否要擴闊政治委任的制度。目前,我們的司長、局長是政治委任的,是五年一任的,是與提名他們的特首共同進退。我們在過去三年多的經驗所得,這一步是走得正確的,但是看來未必足夠。因為只有十四位主要官員作為政治的團隊,配以十多位的行政會議成員,加起來也只有幾十位而已。全世界自由開放的社會如果要實行普選制度,都不會只有這麼少人在政治領導的班子之中。社會上確實要做政治聯絡、把握市民脈搏的工作也很多,我們往往就算有優良、正面、積極的政策出台,都必須要努力爭取社會上的支持和認同,才真正可以政通人和。所以我們需要考慮繼二○○二年開展了主要官員政治委任制度以後,是否要把這個政治制度擴闊些呢?是否要開拓一些政府的中層新職位讓不同背景的人士加入政府工作?甚麼是不同背景的人士呢?其實不獨是政黨背景,商界的、專業界的、學界的,只要是有志從政的人士,我們都會考慮,亦要把香港的參政空間和源頭更加擴闊。為什麼我說是新的中層職位呢?因為我們意識到這是新的工作,是依然未做得足夠的工作,我們亦不想影響公務員中立和專業的體制。所以如果我們要開拓這些少量的職位,將會是新的職位,這對於今後培育香港的政治人才是重要的一步。我們明年第二季會發表諮詢文件充分討論。

  第三方面,我想提一提的是特首在施政報告中也點出了我們的發展方向,今後在區議會層面的新發展方向。我們會加強區議會管理地區設施的角色和職能,例如就地區設施,例如社區會堂、圖書館、游泳池等設施,我們希望負責的部門今後可以按照他們法定的權力和政府撥備的資源,向區議會負責,商議如何管理這些設施。只要是辦得到的,就要聽取區議會的意見,服務區內的市民。這使區議員有權有責,有空間讓他們發揮一下,亦循着我們所說的開放參政空間,不但在中央層面的議會、特區政府的職位和在區的層面,我們都有進一步的開放。所以,這三方面的工作,如果配合了我剛才所提及的,共同拼出普選路線圖,大家就可以見到,簡單來說是所謂「瓣瓣開」。為什麼會在特區政府、立法議會、地區層面和在思考今後所走的這條普選之路,我們會把這四個範疇都開放出來?這其實是特區政府已總結了過去八年的施政經驗,我們有回顧、有前瞻,我們已經看到長遠香港政制的發展並不只是建基於選舉的制度增加多少議席、選舉委員會應如何擴闊,要搞好香港的政制發展,我們需要有軟件、有硬件,硬件就是這些選舉制度的模式,軟件就是政治人才的培訓和孕育,所以是要貫串一整套來做、全方位來做;在立法會、在區議會、在特區政府都要做。因為在全世界,如果要參政,最終的目標都是希望進入政府,把自己的理念,或者所代表的政黨、政團的理念付諸實行。我們沒有一個全面的計劃,但我們有四個方向。全面的計劃方面,我們希望誠意邀請社會各界在策略發展委員會內共同拼出普選路線圖。

  今日我們所提的方案和討論議題的環境,都是得來不易。如果大家回想,例如兩年前在二○○三年,香港社會內部的政治張力是很緊的。在過去一段日子大家都很努力,政府方面、社會各界亦然。我們現在經濟復甦了,社會整體的氣氛緩和了,真的可以推動和諧,並在推動和諧之餘,我們在政制、經濟、社會服務方面,都可以推動不同的新措施,令整個香港社會得以進步。

  我經常說,我們做參政的,跟社會各行各業有一點是很相似的:一定要有進步,一定要更新。所以我們很希望今次提出這個○七/○八的方案會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在立法會之內,可以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可以爭取到三分之二議員的同意和支持。特區政府很希望全方位推動民主政制的發展,所以很多謝大家今日安排了這個「共同邁向普選」的研討會,多謝大家的關心,多謝大家的參與。多謝。



2005年10月2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