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演講詞

border image
香港與內地區域合作與發展


  以下是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九月二十四日)出席東華三院歷屆主席會午餐會,就香港與內地區域合作與發展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李東海主席、各位歷屆主席、總理、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今日有機會能夠與大家聚一聚,也多謝大家邀請我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經驗和要點。

  政制事務局有幾個方面的工作,除了政制發展和選舉,我們也協調特區政府的對外事務及參與。另外一個近日較多發展的範疇,是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區域合作及內地事務。

  我知道在座各位,在不同行業、不同範疇,過去二十多年國家的改革開放上,大家也有積極參與,所以我今日選擇與大家分享一下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區域合作和發展,就這個課題,大家一同討論及探討一下。

  國家改革開放自一九七八年起,已經有成績斐然的成果。過去二十多年來,大家從事製造業的、或其他投資行業的,都在這個大環境下,積極參與國家的發展。大家看到自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省市的合作已越趨頻繁、關係更趨密切。

  "CEPA"(即「更緊密經貿關係協議」)自今年一月正式實施,將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提升至新的台階,也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及復蘇注入新的動力。上月底,中央和香港簽署了"CEPA"第二階段協議,也為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及融合,拓展新的領域及發展空間。

  我們把握了這些機會,在過去幾年,特區政府與內地省市的政府,建立了幾個合作模式,有香港和廣東省的,有香港和上海市的,有和北京市的,最近也有和泛珠三角,即是九個省區和兩個特區之間,建立了新的合作機制。當然,如果說到做生意、投資,永遠都是靠你們對市場的判斷,對市場資訊的掌握,和在不同範疇作出抉擇。

  但政府也有一個角色,就是要將大的政策框架定好。在"CEPA"及「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盡量疏通香港特區及省市之間政策層面的渠道,好讓上面的政策實施完善,大家投資時也更方便。

  我們與不同省市有了合作機制,有助大家更加理解內地的情況,程序上及政策上的推動更加方便。

  今年六月初,我們在香港開展「9+2」泛珠三角經濟合作範疇,香港、澳門和廣州,在三地首次舉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並共同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這是國內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區域合作模式正式啟動。由論壇舉行至今的短短三個多月,在幾方面我們已取得進展。

  我們七月在四川舉行了第一次秘書長協調會議,就今後「9+2」具體運作模式,訂下合作機制。七月中在廣州也舉行了首屆 「泛珠三角區域經貿合作洽談會」,並刷新了幾個紀錄,當時所簽署的合約,總值超過二千九百億人民幣,當中很多合約香港也有份參與,我們可以做到生意。

  此外,我們在泛珠三角《框架協議》下,就外經貿、旅遊、環保、教育、衞生防疫、勞務和農業等範疇,九省和兩個特區之間,已探討進一步的合作,並達成基本共識。

  上星期,我們也在廣州市舉行了「泛珠三角省會城市市長論壇」,探討九個省會和港澳如何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以及共同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泛珠三角這個概念形成的時間雖然不算很長,只有一年多,但在短短的時間,已經得到大家積極、樂觀、進取的關注和配合,所以,我們應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

  就香港參與「9+2」泛珠三角這方面,工作重點有三個:

  首先,是要充分發揮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二,是充分發展香港與內地之間,運輸及交通航運的基建和系統;

  第三,是逐步推動香港在內地的服務行業的發展。

  第一方面,香港是有名的國際金融、商貿、物流、旅遊、信息和專業服務中心,在這幾
方面,我們擁有一流的基建和健全的法制,良好管治和自由開放政策已經形成,各方面的配套在國際上也有地位。加上我們擁有眾多的專業人才及豐富的經驗去推廣國際市場,我們在「9+2」九個省區和兩個特區之間,在這方面的地位是獨特的,是無可取代的。

  既然國際投資者那麼重視香港的品牌設計、品質管理、研究開發、商譽等方面,再加上"CEPA"下零關稅的安排,我們與各個省區加強製造業方面的合作,有了新的平台,我們也要繼續發揮"CEPA"下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
  
  談到投資便利化,我覺得有一點大家必須緊記,泛珠三角是一個很廣闊的領域,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總人口達四點五億,遠超香港六百七十萬的人口,是較香港大數十倍的市場;不計入香港和澳門,單是九個省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已超越歐洲一些中等國家,例如瑞士、比利時、瑞典等;總貿易額也高於新加坡,因此這個市場不容忽視。

  過去二十多年,大家在泛珠三角,尤其是廣東省,也投資了很多,香港的企業有十二萬家,總投資額達一千五百億美元,佔了這些地區向外吸納投資資金的一半以上。所以我們在九省中已佔了一個有利的地位,也有穩健的基礎,幫助我們今後要做的工作。在這個環境下,一方面乘着香港現在經濟已經上揚,正在復蘇,我們要特別關注的,是將這九省區的民營企業盡量吸納來香港上市,配合國內「走出去」的方向。

  本月初,我們簽署了《關於內地企業赴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投資開辦企業核准事項的規定》,即俗稱的「民企自由行」,把大部分審批及核准有關申請的權力下放至省級主管部門。今後我們簡化了這些程序,內地企業擁有較大自由度,以商業條件自行決定在香港、澳門投資,這絕對有利我們的企業進一步吸引內地同行來香港投資、上市。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既然我們是位於這九個省區的旁邊,大家過去二十多年已有這麼多商業上的合作經驗,這個機遇,不容忽視。

  香港經濟已經復蘇,未來數年,應該是有機會、有作為的時間,我們要把握這個機會,配合內地經濟發展,鼓勵民企、國企,來香港投資、上市,發揮我們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實效。

  第二方面,就是運輸航運基建制度的配合。香港在許多方面也享有優勢,例如貨櫃碼頭和機場,如計算航運量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所以,我們現在有機會,在九省和兩個特區「9+2」框架下合作,作為政府有另一項重要任務,便是將海、陸、空的管道打通,這些經脈必須全部連接得非常好,這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所以,在六月舉行的論壇上,鐵道部部長和交通部部長已表達得非常清楚,泛珠三角區域的鐵路建設、統籌發展區域高速公路、內河航運網絡須一體化、沿海港口的發展等,大家要協調、配合、整體規劃要合作,這個方向已很清楚。

  航空方面,本月初,內地與香港剛完成兩地間航空運輸安排的新協議和檢討,往後幾年,香港的航空公司,貨運、客運、載客量、載貨量至內地,都可以有增長。內地至香港的載客量和載貨量,也一樣可以有增長,這些都是積極的,對香港今後多方面的發展都有利,所以我們也要把握這個機遇。
  
  第三方面,根據"CEPA",我們應該可以逐步發展香港在內地的服務業,特別是專業服務業,但這方面我個人意見是不能操之過急。大家做生意的都很清楚,特別是服務業及專業服務,講求認識大家的客戶,客戶對大家有信心,才可以「長做長有」。所以,如我們要在內地發展專業服務行業,首要要選一些重點城市,在那裏建立基地後,才逐步將服務行業向周邊的地區輻射。這樣才有程有序,及有結構的模式逐步推廣下去。

  這個工作一定要做,因為內地繼續向外發展,需要許多專業服務行業,香港在這方面得天獨厚,過去百多年來開埠的歷史,建立於人才和機遇。人才中有好大部份是專業人才,是律師、會計師等,香港以前「發三師」,我相信今後不只「發三師」,但世界競爭愈趨激烈,而內地人士亦學得很快,所以如果我們可以率先利用這幾年進軍內地,佔據一些盤地,我們可以做下去。在內地新一代的專業人士,如果他們「學師」期間,跟香港的「老行尊」學習,他們以後辦事不僅會跟我們的水平,他們的專業操守,都會受香港影響,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鼓勵大家好好利用"CEPA"給予我們未來數年關鍵性的機遇,逐步發展在內地服務行業、專業行業的市場。

  總括來說,金融、投資、基建、專業,在我來看,是「9+2」和"CEPA"下我們需要着重的工作重點。

  回想過去二十多年,我們用了許多時間搞香港回歸和順利過渡,落實「一國兩制」,以前某些時候我們在香港或許會有一個思維,特別是八○年代,甚至九○年代初,既然要保持「一國兩制」,要保持香港的制度,最重要的是香港「自成一角」,我們自己內部的制度好好保存,對於深圳河以北的發展,可能我們不需要太過關心,但這思維是不準確、不適用的。

  「一國兩制」並不表示香港和內地脫鈎,正正因為有「一國兩制」,我們和內地的關係在經濟和其他範疇,都可以愈來愈緊密。為何我們會有"CEPA"?因為香港是WTO的成員,因為《基本法》容許香港做WTO的成員,亦因為內地入了WTO,大家各自以WTO的成員身份可以簽訂"CEPA",亦因為簽署"CEPA",我們的經濟關係更加緊密。香港的制度必然會繼續下去,內地許多領導人已經講過,不僅五十年不變,五十年以後都不需要變。我亦相信往後很長的日子香港這個制度可以維繫。

  首先我們有普通法制,有《基本法》下給予我們不同的安排,有港幣、有香港和外地簽署的航空協議,這些制度形成後就不會變。但話說回來,我認為香港的思維有一方面要調節,要比較進取,要往前看,就是深圳河以北的發展,與香港今後的發展、香港的經濟命脈是息息相關的。

  第二個大的思維,我們要關心和理解的是,國家整體發展強調兩點:穩定和發展。國家的對外政策、外交政策是維持國際環境穩定,有利於國家發展,有利於全球發展。這對外政策的方向完全配合香港過去廿多年看到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現在國家的發展,到小康水平是絕對有望的。香港已經過了九七回歸的關口,我們落實「一國兩制」已有七年經驗,如果我們把握現在新的發展機遇,只要我們好好務實做好我們的工夫,配合內地改革開放和國家對外求穩定、求發展的方向,我相信香港不僅可以保持我們的優勢,香港可以再接再勵,往後一定做得更好,有更輝煌的成績。我相信在座各位不僅在東華三院可以很有成就,貢獻香港社會,在不同經濟及專業範疇,也一樣可以貢獻香港社會,貢獻國家。

  謝謝大家。



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