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新聞公報

border image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談第四屆特區政府政治委任官員的薪酬條款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五月八日接納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就第四屆特區政府政治委任官員的薪酬條款提出的建議和當局的修訂。以下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今日(五月十四日)在政府總部向傳媒介紹有關詳情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行政會議已經同意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獨立委員會)就第四屆特區政府政治委任官員的薪酬條款提出的建議和政府當局就有關建議的修訂。

  現行局長的合約薪酬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二○○二年所訂定的,十年來是從沒有作出過任何調整。

  獨立委員會最近向政府提交建議報告,當中提出局長的現金薪酬可按照過去十年丙類消費物價指數的累積增幅,即是調升百分之十五點三。

  在提出有關建議前,獨立委員會考慮了一籃子因素,包括:第一,過去十年香港的經濟表現。在過去十年,香港經濟表現的實質增長,即本地生產總值的實質增長是超過百分之五十。第二,丙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即百分之十五點三);以及第三,私人企業內與政治委任官員職責相若的人員的市場薪酬安排等。

  我們理解獨立委員會的建議是旨在補償局長現金薪酬在過去十年因為通脹的原因而被侵蝕的購買力。不過,當局認為亦可以參照其他指標。其中一個較審慎的做法是參考高層薪金級別公務員在過去大約十年的薪酬調整情況。這是基於公眾或會認為政治委任官員和公務員在工作性質上都是公僕。

  二○○二年十月以來,公務員的薪酬分別經歷過數次減薪和加薪,而累積的增幅為百分之八點一。此外,我們留意到獨立委員會委託的顧問所進行的市場調查中,以同期來說,高級行政人員的直接薪酬總額的中位數的增幅為百分之八。

  考慮到上述兩項參考指標,我們建議局長的現金薪酬在立法會財委會於十年前,即二○○二年所批准的水平上增加百分之八點一。這個建議增幅:第一,可在某程度上補償局長級的同事現金薪酬在過去十年被侵蝕的購買力;第二,大致上和獨立委員會委託的顧問所進行的調查中,高級行政人員的直接薪酬總額的中位數,即median的增幅相若──即百分之八;第三,與高級公務員的薪酬在過去大約十年的累積增幅相若;以及第四,相等於每年平均百分之零點七八的增幅,是一個較為溫和的增幅。

  目前局長和三位司長,即律政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和政務司司長,每個職級之間的現金薪酬差距定在百分之三點五。獨立委員會建議維持這個差距不變。

  獨立委員會亦接獲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的邀請,就建議於第四屆特區政府開設的政務司副司長和財政司副司長職位的薪酬條款提出意見。獨立委員會注意到兩個副司長的職位會定於司長與局長之間,而兩個職位將定於同一職級。

  考慮到以上各點以及假設第四屆特區政府將開設政務司副司長和財政司副司長的職位,獨立委員會建議他們的現金薪酬定於律政司司長和局長現金薪酬的中間──即高於局長薪酬百分之一點七五。

  現時副局長的現金薪酬是定在局長現金薪酬的百分之六十五至百分之七十五。過去數年擔任副局長的同事,在現實的情況下,有三位副局長的薪酬為百分之七十,有四位薪酬為百分之七十五。獨立委員會建議副局長的薪酬範圍劃一改為一個薪級點,與局長相若,即一個薪級點,是訂在局長薪酬的百分之七十。

  現時政治助理的現金薪酬定在局長的現金薪酬的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五。獨立委員會注意到政治助理受其職責範圍所限,大多只是處理政府內部工作或幕後的游說工作,引致市民大眾對其工作的認識比較有限。獨立委員會認為把他們的薪酬調低至局長薪酬的大約百分之三十是較合理的做法──即比現行的最低薪級點,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五為低。

  獨立委員會建議政治助理的薪酬應為每月十萬元或每年一百二十萬元。另一方面,獨立委員會亦注意到候任行政長官建議第四屆特區政府的政治委任官員需要加強在地區和市民接觸的工作,而第四屆特區政府可能在每個政策局聘請多於一位的政治助理,除了為主要官員提供支援外,亦藉此培養政治人才等。

  因此,可以預期第四屆特區政府的政治助理將會:第一,處理更多在地區層面與市民接觸和游說的工作;第二,協助在社區就各項關注議題收集市民的意見;以及第三,在各諮詢工作中負責更多解釋政府政策的工作。

  由於適合擔任政治助理的人選可能來自不同背景,獨立委員會認為難以為所有政治助理建議單一的薪酬水平。

  顧及上述的考慮,獨立委員會建議每一位司長、副司長以及局長(律政司司長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除外)用以聘請政治助理的現金薪酬總額上限定於每年一百二十萬元(或每月上限為十萬元)。這可賦予主要官員一定彈性聘請具有不同經驗和背景的人才。

  最後,獨立委員會認為必須定出一個較客觀和具透明度的機制,以確保政治委任官員的薪酬每年跟隨經濟變化作出調整。

  就此,獨立委員會建議政治委任官員每年跟隨丙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調整。這個機制也是現時行政會議成員和立法會議員採用的調整機制。

  就我上述所提及的所有改變,純粹以現行架構而言,每年可節省約五百萬元。我們計劃在下星期舉行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向委員進行介紹和聽取他們的意見,並計劃在六月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相關的撥款。雖然是會有所節省,但因為這是對薪酬架構及其他的條款有些調整,我們是需要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尋求對二○○二年所作的決定作調整,我們因此需要在六月再到財委會。

記者:局長的薪酬增長8.1%,再追加自願減薪的部分則可能逾10%,你的理據是根據經濟增長等,但一般打工仔的薪酬也未必可以反映經濟增長。這麼大的加幅,你如何可以服眾?他們的表現一直以來都不令人滿意,如何可以說服公眾,成為加薪這麼多的理據?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基礎是以二○○二年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所批准的水平為基礎的。這基礎就是剛才我所講的在自願減薪前的水平,即是每個月在於局長來說是二十九萬八千一百一十五元左右。這是立法會賦權予政府在招聘局長時可以撥備的薪金。在數年前,由於經濟問題和高級公務員亦有減薪,問責官員作出政治決定,亦自行自願減薪5.38%。這與再早前即二○○二至二○○七年在董先生(董建華)年代,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的主要官員亦有自願減薪百分之十。政府換屆時,合約水平會回復至立法會在二○○二年所批准的水平,這是因為政府合約是要根據立法會財委會所批准的水平,在換屆時可以出現這情況。

  現在的問題是,到新一屆政府時,獨立委員會需要決定在二○○二年立法會財委會所批准的水平的基礎上,是否有任何理據要作出調整。因為過去十年來都沒調整過,他們參考了數組數字,包括我剛才說過的經濟增長、通脹問題和外間市場的調查所得的數據;及公務員加薪等。現時建議百分之八點一,但大家要知道這並不是單一一個年度的調整,而是過去十年以來沒有調整過的一次調整。換言之,剛才我都說過,假設我們在過去十年都有調整的話,平均每年只是百分之零點七八而已,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大家看到這個數字,其實與外間的市場調查相若和比較吻合──中位數字(median)是百分之八;如果外間說的平均數(average),大家稍後會收到我們的文件,可看見同期的市場平均數更是百分之三十八,所以我們都是取一個較低的數值。

  獨立委員會建議我們按通脹來調整購買力,即百分之十五點三,行政當局也沒有採納,而是採納一個比較低一點的數字。這顯示我們也認為在現時,一方面要平衡過往十年沒有作出調整,但另一方面,在調整時要採取一個比較自限的做法,所以得出百分之八點一這個結果。

記者:局長,可否坦明一點,逐一說說現時司、局長薪酬的比較現時的薪金,他們的增幅是多少?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假設第四屆政府在七月一日開始時,根據合約和根據立法會所批准的水平,把自願減薪的百分之五點三八回復到二○○二年的水平,換言之,局長每個月二十八萬二千左右的薪金,回復至立法會所批准的二十九萬八千一百一十五元這水平──若是立法會沒有任何新批准的話就會是這水平。若再根據這水平上調百分之八點一,就會是三十二萬二千二百六十元。這在我們剛剛在下午交給立法會的文件都有詳細列明,也有上載至互聯網,大家可以詳細看看這些數字。

記者:如果不是用二○○二年的水平,這個增幅其實是高於8.1%?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這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加幅一定是有比較的。剛才我說過,自願減薪這件事並不是立法會所批核的一部分,只不過是在幾年前,問責官員因應需要作出一次自願減薪。在換屆的情況下,政府要給新合約予下一屆官員時,是需根據立法會財委會所批准的水平,放入合約中,所以合約內無論如何都會寫二十九萬八千元這個數字。現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採納了獨立委員會的部分建議,把過往十年沒有調整過的數字上調百分之八點一,具體數字就是我剛才所提的薪金。

記者:第一條問題是候任特首是否已同意你們提出的薪酬條款建議?第二條問題是今次的政治助理大幅減薪,是否反證了現時的政治助理是物非所值?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我們在把這建議呈交行政會議前,有透過現行兩個特首辦的安排,知會候任特首辦,但當然我們是不需要得到候任特首或候任特首辦的同意。因為我們每次換屆時,都是當屆的政府幫助下一屆去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避免利益衝突。所以我和我的同事都要研究在下星期呈交立法會時,是由哪一位官員出席來尋求支持,這是第一個問題。但我留意到就政治助理的大幅減薪建議,候任特首的重組建議對這方面都有採納的。第二個問題請你說多次。

記者:來屆的政治助理會大幅減薪,是否反證了現屆的政治助理是物非所值?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我相信這是回應到社會上對政治助理在四年前,在訂定薪酬水平時比較偏高的一種比較強烈意見的一種回應。我自己亦說過,雖然我們每位政治助理同事都很努力工作,但很多時,第一,他們在「幕後」工作比較多,認知率並不高。第二,見到工夫的情況亦不多;另外,亦有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有時政治助理要幫忙做立法會拉票的工作時,有部分的政治助理都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成功地接通電話找到相關的議員,有時可能需要其他較高級的同事幫忙。

  所以大家見到今次我們是相應作出了兩個主要的調整,第一是薪酬水平,就是把薪酬水平大幅下調到較現行的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五還低,達到百分之三十。第二,把工作性質由比較多對內,調整為比較多對外、對基層、和對社區。這方面我們相信是獨立委員會的意見,亦能夠配合候任特首對下一屆的政治助理的角色定位的一項轉移。

  我自己相信隨着角色轉移和薪金的下調,應該在某程度可以回應到幾年前,擴大問責制時的其中一個社會上的批評。亦透過這次大幅下調,大家看到純粹以現行架構來說,今次我們可節省五百萬元,其中最主要的來源是因為把政治助理的薪金大幅下調。

記者:薪金減了會不會擔心找不到政治人才?同時,現時立法會仍在「拉布」中,會否整件事會被拖垮?泛民仍始終覺得新的「三司十四局」未必可以符合民意,沒有民意基礎,會否擔心醞釀另一輪的「拉布戰」或其他戰爭?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你這個問題滲入了很多個問題。先就你原本關於聘任政治助理是否能夠培養到人才。這問題,不論是我以現行官員身分來看,或是候任特首、特首辦方面來看,政治助理的角色和定位應該是轉向的。第一,應該是恰如其分地做一些比較多對外和對社區的工作,多於對政府內部和對立法議會的工作。

  第二點,以我做了那麼多年的公務員來看,每個月十三至十六萬元的薪金,不論我們如何就薪金總額的基礎作闡釋,相對於高級公務員同事來說,這??是比較高的薪金,引致有時他們在履行職責時,反而或許會造成一定的障礙也不一定,所以下調時其實是令到他們在工作時可能更會得心應手。

  第三,會令我們比較容易招聘人才,因為我們也需要顧及用某個薪金聘請一位同事時,也要他做回那個薪金要他做的工作,所以薪金下調時,我們可選擇的情況反而會多一些。

  最後,在培養人才方面,就算薪金按建議下調,若聘請一位政治助理,仍可以達到十萬元一個月,也是個相當不錯的薪金。我估計就算聘請兩位、每位五萬元月薪,仍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我認為有了這個彈性,對吸引人才進入政府工作,對他們定位、對他們以後工作的順暢,其實是有幫助的。

記者:你在上星期提及獨立委員會的報告時,說到委員會有考慮可加可減機制,今次是否表示不會實施?原因為何?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不是。就可加可減機制方面,大家都知道,正是因為沒有調整機制,所以有關薪酬在過去十年都沒有調整過。由第四屆開始,每年大約是下一年的七月一日會再調整一次,是跟隨通脹的丙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C))來調整。CPI(C)在過去是有正數亦有負數的,如果是負數時便要減,正數時便會加。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的薪津的調整都是使用這個機制,我們只不過是與他們看齊。這亦是較客觀和透明度較高的,因為這方面是不牽涉任何政治決定,是多少就是多少,所以反而是個比較客觀的可加可減機制。

記者:關於政治助理方面,羅范椒芬(候任特首辦主管)曾說過下屆政府準備批一筆錢給每個政策局聘請。這個建議是否每個局有十萬元,還是這個只是薪酬上限,每個局的那一筆錢由下一屆政府決定?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若這建議能獲通過,每個局若需要聘請政治助理的話,不論是要聘請一位、兩位,甚至十位都好,這個一筆過的撥款的上限都是為一百二十萬元。換言之,任何局長或司長、副司長需要聘請政治助理,不論聘請多少位,總薪酬的有關開支都不能超過一百二十萬元,而每位政治助理的薪金每月最多只是十萬元。因為若以一百二十萬元為上限的話,若一個月便付以一百二十萬元來聘請便好像是太高,所以我們有兩重上限。

記者:將來政治助理的工種是與現時不一樣。現時他們是處理一些政治游說的工作,未來對議會或是對stakeholders(持分者)的游說工作會如何調整?會交給公務員處理還是交由副局長、局長來處理?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以我作為政治委任官員的四年經歷來說,我印象中比較多時間是由局長和副局長肩負政治游說工作,政治助理當然會幫忙,但就過去來說,主要是與業界接觸較多,譬如教育局的是與老師或教育團體有較多的接觸;環境局的可能與環保團體的接觸較多,他們都有做很多這方面的工夫。但正如我剛才所說,這些工夫未必是市民大眾很容易看得到的。而因應候任特首的主張,要政治委任的官員多些「落區」、多些聽民意,預期「落區」聽民意、諮詢──即public engagement的時間和工夫要比現時多,我相信政治助理在這方面可以有較大比重的協助。當然有時在「危急存亡之秋」,政治助理有需要做「全程監察小組」的工作或往立法會幫忙「箍票」,例如未來這個星期需要做的,也是很難避免,也要「拉夫」。我預計他們的工作都是多元化,不過比重是會側重於「落區」和收集意見。

記者:除副局長外,政治助理的表現亦為人詬病,但今次只削減政治助理的薪金,卻增加了副局長的薪金,這是否「肥上瘦下」?若將來根據CPI(C)調整薪金,那便沒有表現可言,即薪金不會根據有關官員的表現而調整,這樣會否擔心社會詬病?第三個問題,架構重組後,政府每年的支出會增加多少?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關於你的第三個問題,我們到了重組時會給你詳細的答案,因為我們今次處理時,是故意不把兩件事掛鉤的,因為這件事是現屆政府為下屆政府就着現行架構來計算的。我相信由於政治助理方面的薪金下調,所以對重組後的影響不會太大,亦即早前向大家提及的七千二百萬元的影響相信不會太大,但具體數字要有待財務科的同事提供了正確的數字後再向大家交代,這方面我們是會作出交代的。

  第二,副局長方面,在過往的日子──在四年前我也是副局長,曾出現國籍的問題和薪酬透明度的問題。自此之後,我們亦因應作出調整,即所有新加入的副局長都需要放棄任何外國居留權。在我的印象中,候任行政長官亦曾在公開場合說過,下屆特區政府亦會對政治助理提出同樣的要求。

  薪酬透明度方面,自從四年前開始,我們現時已經很透明,所有薪酬都是公諸於世的。但表現方面,我是這樣看的。副局長方面,因應大家同事出現了事情,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和批評,是正常的。但總的來說,我認為副局長能幫助局長處理很多事務,特別是立法會的事務。隨着過往四年的演變,我越來越少聽到對在制度上設立副局長的職位有很大的意見。當然,對個別同事來說,若是有些比較有建設性的批評,我相信他們是會繼續虛心接受的。

  今次我們故意把副局長的薪酬由三個層級變為一個層級。過往的安排,是希望容許我們在聘請人手時有少許彈性和進行中期檢討。但過往經驗告訴我們,若是這樣着緊一、兩個薪級點而加入政府的話,基本上他們都不會做得長久的,因為加入政府的同時是需要考慮其他事項的。我的個人意見是,中期檢討的作用也不太大,因為若是做得不好的話,不如就把他辭退,做得好的就把他留下,較難用公務員那一套來處理的。我做過公務員,也做過政治委任官員,我覺得中期檢討並沒有甚麼作用,所以今次我們已刪除了這項。做得好的就留下,做得不好的就退下來,就是這麼簡單。你的第一條問題是甚麼?

記者:會否覺得「肥上瘦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就政治問責制的三、四層,這不是「肥上瘦下」,而是因應社會上的意見作出調整,特別是就社會上有強烈意見認為政治助理的薪酬比較偏高,今次算是個積極的回應。至於司長方面的薪酬結構甚至沒有改變;局長方面,亦只是按照十年來市場和公務員的薪酬走勢作調整。

記者:有關聘請政助方面,是否每年只要不花過一百二十萬元,請多少個也可以?政府招聘有制度,公務員也有編制,那(政助)的編制在哪呢?究竟他多少工資、他所做的是否符合所收取的工資呢?即使透過立法會也監察不了,那我如何確保政助不會是不論何人也可以(擔任)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第一,做政治官員是沒有可能不受立法會監察的。雖然我沒有與候任特首或特首辦說過,但我估計會這樣做的,就是到時每個局長不論請了多少位政治助理,分別的薪酬是多少,我相信他們都會第一時間作出交代。就算不交代,那些政治助理上場時,傳媒朋友都會問他的,所以這件事我相信一定會採取最高透明度來交代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亦不代表會沒有一個統一性,或是一致性的機制。就算是現屆,我們亦有聘任委員會(appointment committee),審查政治委任官員相關的聘任和聘任條件的事情,包括以往處理過中期檢討的事情。雖然我沒有向候任特首查詢過他會不會有相同的設立,但我相信亦會有類似的機制,到時局長聘請政治助理時所訂的水平,大家都會有一定的機制去保證。例如都是現屆區議員,或是年青的,或是有甚麼學歷的來做政治助理,大約薪酬的上、下限如何,我想新一屆的政治班子會一起商討一個機制。

記者:明日公布的公務員薪酬調查,預計加幅會較問責官員多。是否因此今天先公布了問責官員的薪酬調查?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不是。其實我們也是很「慘」的,因為行政會議上星期已通過了這建議,但很可惜我在上星期三開始要坐在立法會開會到星期五。所以我也很抱歉要留待今日才可以有機會向大家交代,就是這個原因。其實我很想在上星期已經向大家交代。

  公務員的薪酬調整當然每年有它自己的機制,有薪酬趨勢調查,當然我剛才提到的百分之八點一的增幅是沒有計及到明日會公布的數字,或者七月立法會審批的數字。如果計及的話,與公務員薪酬相比,我們的薪酬會稍為落後少許,因為現時的百分之八點一的增幅是未有計及可能的增幅的。但這方面我們認為無需掛鉤,因為在過往十年沒有調整,我們用了市場的百分之八,及高級公務員的百分之八點一的增幅,然後從下一年的七月一日開始,就有可加可減跟隨通脹或通縮的掛鉤,我們覺得這也足夠反映這方面需要。

記者:關於新政府架構重組的問題,因為你們六月二十日才向立法會呈交決議案,距離七月一日只有十日。你們有沒有措施可以確保,即使議員「拉布」,都可以令到新班子齊齊整整在七月一日一起上任?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若議員要提出很多修訂,我們亦是無可奈何的。但當然現在的小組委員會剛剛成立,我估計在日內也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明早亦有政制事務委員會的第二次會議,我相信通過多番的解釋,議員都一定會掌握到來龍去脈,這是此其一。

  第二,六月二十日我們要提出的是議案,議案並不是全體委員會階段審議的範圍,故此發言的次數是有限制的。所以這在《議事規則》方面都有些不相同,與現時的草案有少許不相同,與出缺安排亦不同。但不論如何,我相信最後都是取決於市民大眾對重組方案的看法,若他們認為有需要時,我相信議員都會看得很清楚,亦會順應社會的要求,在審議過後便落實這件事。至於六月二十日的會議,如果一天不能完成便兩天;兩天不能完成便三天;三天不能完成便四天;當中也還有十天時間的。

記者:如果政府和議會繼續「企硬」的話,會不會拖垮這份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這份是指哪一份?

記者:即是你現在剛公布的(第四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治委任官員薪酬條款)。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我剛公布的這份政府委任官員的薪酬條款檢討需要兩個程序。第一,我希望譚耀宗主席可以在下星期一將這文件放在議程上;然後根據立法會多年來的程序規矩,過了政制事務委員會後,我們需要找個檔期於財務委員會申請審批,所以只牽涉這兩個程序。而這兩個程序是與重組脫鈎的,希望過了下星期一的政制事務委員會後,我們能找個時間──剛才我說六月,或者一個比較早的時間提交財務委員會審議。

記者:梁家傑議員會在星期三重提中止待續,政府會否考慮撤回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他的黨友余若薇議員在上星期已提出相同議案,立法會也否決了,我要說的也說過了,尤其我上星期連個人感受也說了,我已再沒有補充了。政府的立場很清晰,我們希望這議案繼續在立法會審議,若可以的話,最好也在本星期通過。

記者:局長,今早也有很多民間團體支持「拉布」審議出缺安排。你要如何才可以肯定民間是有聲音反對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民間是一定有反對聲音的。正如我們在諮詢期間,有六成多、七成的書面意見是贊成政府要堵塞漏洞,當然同時也有三成至四成反對。社會對這事有強烈、不同的意見,我們在報告書也說得很清楚。不同的民意調查就有一半或接近一半贊成要做一些事情。在那幾個方案中,這方案是最溫和的,相對而言,得到的支持也是較多的。我相信市民對此有不同看法,我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這時我們所說市民的意願,議員也需要知道,所說的不單是這出缺安排草案,也對立法會整體運作是否有效、對立法會整體運作是否有效率、對立法會整體運作的尊嚴性能否維持,這方面或要考慮社會大眾的意見。我留意到過去數日,輿論上也有一定的看法。

  談回梁家傑議員所提的議案,我相信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不覺得在這時候──我們已花了兩個星期,也花了很多小時審議這草案──他再在這時提出相同的所謂休會待續議案對事情有何幫助。反過來說,可能會進一步浪費議會更多時間,所以政府的立場是很清楚的。

記者:如政府「企硬」,但又不斷流會,政府有沒有些應變措施使重組架構能於七月一日實施?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重組架構的工作已經去到小組委員會的審議階段,我們希望小組委員會會有一系列的會議,然後我們在六月六日可以交予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其後交予財務委員會。所以這議案應於六月二十日提交立法會大會,現在還有一段時間。暫時在立法會「拉布」引致的流會或拖延,現階段未影響到重組。當然這可能影響政府某些其他草案也不定,我們已經密切留意。例如上星期三因為另外有兩條草案的時間性比較緊急的,一條是與九月立法會選舉有關的、一條是漁業補償,我們得到主席批准相應調整了次序,亦得到通過。

記者:如不撤回,議員又繼續「拉布」,會否也不能審議重組架構嗎?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所以我們希望立法會能共同努力。這星期已是第三次再回來審議這議程。大家經過上星期兩、三日的討論,都知道內容的實質性在何處,我相信這星期是時候作投票。但這並不是在我們的手內,政府是沒有票的,要靠議員的努力。

記者:你是否覺得「替補機制」這議案比其他重要,包括重組政府,所以不惜要繼續爭拗?你是否有信心儘管下星期三有人包圍立法會,也只代表少數人的意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首先我要說多一遍,這是出缺安排,「替補機制」已在數個月前撤回。就現屆政府來說,不論是出缺安排的草案或重組議案本身,也是我做的。所以在我的角度來看,兩樣都需要通過,都需要如期通過,但在這方面,我們要多些耐性和心機,向各位不同黨派議員解釋,向他們進行游說。我和候任特首辦羅太會繼續努力,明早另外有三小時會議詳細解釋,但我們仍然希望我剛才所說的會如期在立法會內通過。

記者:通宵開會?你捱得過去嗎?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通宵開會?我在大學做宿生會時也經常通宵,不過已經是三十年前,可能需要做些運動。但我是否捱得過去並不重要,最主要是立法會議員捱得過去才可,因法定人數是不計算我的,而是計算他們,希望他們這兩日盡量多飲些湯水,增強體力。

記者:會否編更?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上星期我說我們有「全程監察小組」成員,我們也會增援,尤其是若立法會主席和議員決定通宵開會,我們的同事也需要一些輪替的情況,在這方面我們內部都會組織一下,到時可能有多些新面孔出現也不定。在這方面因為我們要配合立法會的工作,我們會這樣做。我希望我盡量在裏面坐,坐得幾多得幾多。

記者:小組人數有多少?會否增加?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上星期有二十多位,現在我們希望可以增強一倍左右,我也不清楚會否有這麼多人,不過主力會找些年青力壯,剛剛大學畢業,在大學時習慣不睡覺的同事。有部分攝影記者拍下我們一位女同事,說她是「孤單的同事」,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大家比較留意她,我們有一大組人在的。多謝各位。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