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詞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出席香港工程師學會粵港澳大灣區會議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出席香港工程師學會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會議致辭全文:

陳國璋會長(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何真教授(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蔣宇揚博士(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及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劉本立先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主任)、盧偉國博士(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工程界)):

  大家早上好!我很高興應香港工程師學會的邀請,出席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會議。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推進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當中,更特別提出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重點之一。這既是從國家總體戰略角度出發,也是從香港獲得新的發展動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出發。

  我在過去幾個月就大灣區建設與香港不同的商會和專業團體交流意見時,經常會提到一個問題:究竟這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過去其他內地和香港合作有甚麼分別?

  我想大灣區建設有三個特點:

  第一,大灣區建設是把粵港澳三地以一個區域經濟概念推進發展,區域內城市要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與過去單純以地方與地方之間合作為基礎有很大區別。

  第二,大灣區是在一國之內,有兩種制度和三個獨立關稅區。要成功建設大灣區,前提是要推動政策突破,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暢通。

  第三,在推動大灣區建設過程中,會設立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除了粵港澳三地政府外,也包括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港澳辦及相關中央部委,更有效推動城市間的協調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其中一項重要目標,就是對外連接「一帶一路」和國際市場,對內輻射和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區域發展。在推動「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將大大增加對金融投資、航運物流、基礎建設、專業服務及貿易等產業的需求,而這些產業正是香港在大灣區獨特優勢所在。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粵港澳大灣區工程領域的機遇與挑戰」,我也特別談一談工程等專業服務業。香港建築及相關的工程服務,發展相當成熟。他們除了在城市規劃、基礎建設及工程管理方面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外,亦熟悉國際標準及擁有綜合管理多門專業的經驗。廣東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建築及基礎設施的項目時,可依託香港專業服務業的優勢,與香港的建築和工程企業合作,聘用香港的建築及相關工程專業人士參與項目的設計、策劃、建設和管理及提供顧問服務。這為香港的工程及專業服務業帶來龐大的機遇。

  我亦理解專業服務業及其他行業對進入內地市場仍然面對一些困難,例如,CEPA「大門開,小門不開」的問題,提供專業服務的門檻太高等。我們會透過大灣區發展規劃爭取落實CEPA並推出進一步開放措施,使香港的專業人士及企業在內地更多領域可享受國民待遇。

  上星期六(十一月十八日)在香港舉行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上,行政長官與廣東省馬興瑞省長就大灣區的重點合作方向取得了共識,包括把大灣區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揮粵港互補優勢,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及透過制度和機制創新,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便捷流通。相信有關措施能讓工程業界的朋友受惠。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出台之後,大家要充分把握大灣區建設的機會,香港特區政府一定會繼續與各位業界的朋友,以及廣東省和澳門政府共同努力,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謝謝大家!



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