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於《基本法》研討會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早(四月二十五日)為紀念《基本法》頒佈十九周年研討會主禮,並以《「一國兩制」下社會的和諧發展》為題致辭。研討會由香港《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主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贊助。以下為林瑞麟的致辭全文: Joseph(李宗德)、楊(耀忠)校長、Wilfred(王英偉)、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出席一年一度的《基本法》研討會,再次與大家聚首一堂。 今天設定的題目比較溫馨,是研究如何建立一個和諧社會。 本來今年面對金融海嘯,大家所想的都是以危機為主,而非以和諧優先。但多年來,特別是自回歸以來,我們已面對過多次挑戰,每次都能轉危為機,亦能為香港、為國家開創一番新的事業。因此我們今天探討如何在《基本法》「一國兩制」之下共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思的。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最新的政策層面上我們如果推動這些工作。大會派發的文件中已載有詳細資料,因此我希望在這裡只是點題,只談談當中的一些重點。 我想談的三方面是:第一,香港在《基本法》「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如何推動區域合作的工作。第二,我們如何在區域合作和中央提供的政策基礎上,再進一步建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中心的地位。第三,是在「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基礎上,如何推動香港與台灣之間的關係,以及有關工作的發展。這三方面的政策,長遠而言,對香港建立和諧社會是很重要的。 首先談談區域合作。我覺得香港是個十分特別的地方,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已起碼有兩代人,從事各行各業的,包括專業人士和做生意的。四、五十年代流入的資金,使香港在六、七十年代得以進行工業化。香港經濟自七十年代起飛,第一代的企業家推動了香港的工業化,香港經濟的現代化。 然後由一九七八年開始,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四個現代化」政策下,第一代的企業家以及第二代,他們的繼承人,共同見證了內地的工業化。在前後五、六十年間見證了兩個工業化周期,這在歷史上、世界上是罕見的。一九七八年「四個現代化」開始時,香港正經歷生產成本過高的時期。記得在一九七五至一九七八年,我正在港大修讀工商管理和經濟,當時要考慮畢業後在工商界和專業界服務,還是加入政府。香港是福地,正當香港有困難、有局限的時候,內地則開始開放,香港因而能參與珠三角和其他沿海地區的現代化和對外改革開放,亦承接了香港原有的基礎。香港的工廠北移,大大擴闊了香港的生產總值,因為我們在內地的投資促使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 今年是國家建國六十年,改革開放剛剛過了三十年。二○○九年一月,中央發表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綱要》),使香港在過去三十年國家改革開放以及珠三角高度工業化的基礎上,有另一輪新的發展空間。現時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中約九成是服務業,主要針對的是本港七百萬人的市場。在座有很多是律師、會計師、醫生等,你們都知道幾百萬人的市場不算很大,但幾千萬人的市場則稱得上大。過去一年,我們與廣東省政府以及中央有關部門,策劃及策動向中央爭取簽發《綱要》文件,意味着我們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在內地大力拓展香港的服務業。 二○○三年,中央與香港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時至今天,我們已簽訂了五份補充協議,亦快將在五月份簽署第六份補充協議。根據去年簽訂的第五份補充協議,香港某些專業和服務行業可以在廣東省「先行先試」,在廣東省落實之後,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服務業拓展至其他外省。二○○八年的《CEPA補充協議五》,以及二○○九年初由中央發表的《綱要》文件,這兩方面我們向中央爭取而得到的政策是可以「雙劍合璧」的 — 未來香港的服務業就會不單止面向本地七百萬人的市場,更可面向珠三角起碼五千萬人的市場,繼而拓展至泛珠地區數以億計人口的市場。 但是,大家亦要清楚明白,服務行業與開設工廠不同。工廠方面,一九七八年後,不少廠家由香港遷往深圳、東莞、珠三角等地,在當地興建廠房、聘請工人,在買了原料、造了製成品後,便可以出口。但是從事服務業,人脈關係及對當地社會的認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要作好心理準備,推動香港服務業在內地拓展市場,必須假以時日才會有成果,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 談了這麼多由一九七八年到現在所發生的事,我想說的只是一個結論,就是在「一國兩制」下,「兩制」走得愈近,「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原則就愈強。這是互利雙贏的方案,而中央為香港作這樣的安排是完全按照《基本法》的,是在《基本法》中尋找新的發展空間,讓香港拓展經濟和各方面的政策。因此,「兩制」愈近,原則愈強,這是明確的結論。 接着我想談談服務業。現時香港的貨櫃和空運,在亞洲區內以至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但這世界是很自由的,各個地區都在發展中。例如,廣州有白雲機場,珠海和深圳亦各有機場;我們現時透過區域合作在做些甚麼呢?香港在兩、三年前已經與內地政府合作,香港機場管理局已注資珠海機場。近日的消息指現時珠海機場的生意不錯,航班升降多了,機場的運作基本上可達至收支平衡,長遠來說是有前景的。 香港亦要增強自己的實力,所以我們與深圳方面正商討建造連接深圳與香港機場的鐵路,將來國際航班抵達香港後,旅客可以即時乘搭鐵路往深圳,轉乘內地的航班。我們剛於昨日前往廣州和佛山,與當地省、市政府商量如何共建「一小時優質生活圈」。他們表示由現時至二○三○年,準備在廣東省和珠三角地區興建二十三條鐵路。就此他們有與香港鐵路公司商討,而香港鐵路公司亦有參與興建及管理深圳的其中一條鐵路。那將來如何呢?將來航機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旅客如果乘搭地鐵至西九龍,再由西九龍轉往廣州,我估計大約個多小時即可,因為我們現正準備興建連接香港與廣州的高速鐵路,從西九龍出發,在四十八分鐘內已經可以到達廣州。我們亦在西九龍總站預留足夠空間,並會仔細研究是否可以實施「一地兩檢」,方便香港市民及旅客。鐵路在二○一四、二○一五年建成後,將來如果我們在傍晚時分前往廣州開會,還可以吃完晚飯,之後在十時許、十一時便可回到香港,還可以在第二天出席早上的會議,會是挺方便的。將來如果你們想帶親友前往西九龍觀賞最新的文化表演,不論是由紐約、倫敦請來的musical(音樂劇),或是從北京請來的京劇都可以,這就是「一小時優質生活圈」。
這些是與大家一鱗半爪地談談近日所見的情況。說回香港最重要的本項 — 金融服務業。雖然今年有金融海嘯,但相對來說,香港的情況比較穩定,這是因為《基本法》給予香港「高度自治」,香港可以有自己的貨幣和財政儲備。現時,香港有超過五千億港元的財政儲備和約一萬四千億港元的外滙儲備。因為香港的儲備較豐厚,所以在面對金融海嘯時,我們守得較穩妥。時至今日,香港沒有一間銀行倒閉或需要特區政府注資。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自滿,我們要繼續努力不懈,拓展更多新的空間,發展好香港的金融行業。最近,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經過幾年與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商討、研究後,宣布了幾項措施: 完 二○○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