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發表研究報告

  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商務委員會)今日(七月十一日)發表「內地加工貿易政策對香港的影響」研究報告。

  商務委員會主席馮國經表示,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央政府對加工貿易政策作出調整,主要的目的是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控制「兩高一資」(即高污染、高能耗和資源性)的產品生產及出口。

  由於港商在內地(尤其是廣東省)從事加工貿易非常普遍,商務委員會成立專責小組,成員包括委員會委員、商會、業界及學術界代表等,在本年二月開展工作,研究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對香港的影響,並就有關問題對內地政府、特區政府及業界提出建議。

  馮國經希望中央及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及有關機構以及業界,可以積極考慮研究報告的建議,協助業界轉型升級。

  專責小組召集人林天福介紹研究報告時表示,中央政府自二○○六年開始降低及取消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擴大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並提出對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實行動態調整。而商務部亦於二○○七年四月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將環保、能耗、用工、設備水平等指標納入加工貿易企業經營狀況及生產能力核查範圍,作為對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的審批依據,建立加工貿易企業准入制度。

  就這些政策調整,香港貿易發展局對在珠三角從事生產的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百分之三十一的企業受加工貿易政策和出口退稅降低所影響。

  調查亦顯示雖然大部分港商認同轉型升級是他們長遠發展的方向,但對此他們可能會面對不少壓力,包括:

- 轉型升級是需要大量資金的長線投資,部分港商可能會面對資金短缺的問題,特別是中小企業;

- 由於內地加工貿易政策正進行調整與逐步完善,港商作長線投資時,需要更加審慎;

- 部分香港企業缺乏品牌管理、產品及技術研發的經驗和知識,轉型升級所涉及的市場風險,可能會對他們帶來一些顧慮。

  為了協助企業面對上述挑戰,並藉此機會轉型升級、走高增值路線,研究報告對中央及廣東省政府、特區政府及業界提出一些建議,包括:

- 希望內地政府對有關政策進行調整前,充分諮詢業界意見及提供合理過渡適應期;

- 希望內地政府提供配套安排和協助,幫助企業由「來料加工廠」轉為「三資企業」;考慮接受加工企業以「香港銀行的保函」或「保險保單」為台帳保證金擔保;以及支持加工企業在轉型時多作「自主創新」方面的投資;

- 希望廣東省政府提供「一站式」的諮詢服務,協助企業加快辦理「來料加工廠」轉為「三資企業」的申請;及加快興建有中央排污設施的環保園,讓企業可以選擇搬遷廠房;

- 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及有關機構加強與中央政府及香港商界聯繫,就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做好溝通和諮詢工作;及

- 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及有關機構加強為企業提供市場資訊,協助更多企業發展自主品牌產品及協助企業轉型。

  商務委員會於二○○四年三月成立,旨在就有關粵港合作的事宜,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提供意見。同時,商務委員會提供途徑讓粵港兩地的私營機構交流意見。

  市民可於以下網址瀏覽研究報告的全文:http://www.cmab.gov.hk/doc/ProcessingTradeJune_chi.pdf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