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词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出席显理中学2010至2011年度毕业典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於七月五日下午出席显理中学2010至2011年度毕业典礼。以下为林瑞麟的致辞全文:

梁(少光)校监、刘(少康)牧师、马(远发)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首先,我非常感谢刘少康牧师代表教会和显理中学邀请我和太太担任今天毕业典礼的嘉宾。

  说起来,我与显理中学很有一些渊源。你们的前任校长熊琬章女士(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五年担任显理中学校长)是我的堂姨,她小时候跟我妈妈是邻居,大家都很熟稔;我儿时在农历新年时也会去「琬姨」家中拜年。另外,早在十七年前(一九九四年),显理中学从列提顿道/柏道的校舍搬到北角,原校舍被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接收,我的小女儿也曾经在圣士提反,即你们的原校舍唸书;而现在,她在英国尚有一年便大学毕业了。

  时光飞逝,在座各位同学在窗下苦读十多年,同窗同学有成绩优异的,也有成绩较普通的。但不论如何,显理中学在香港芸芸中学名声中是比较好的,是一所德、智、体、群、美都兼顾的中学;训练出来的学生亦很有责任感和上进心。如果大家看看中五同学去年的会考成绩,各科平均及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实在相当不错。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希望在此和各位同学分享数方面的经验。

对毕业生的忠告
───────

  中学毕业后,大家往往会想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升学,二是投身社会工作。对希望升学的同学来说,现时香港的升学机会是不错的。

* 在適龄的年青人中,现时有超过百分之二十可以升读大学学位课程。

* 加上高级文凭和副学士课程,升学率更超过百分之六十。

  大家在选择升学课程时要小心衡量,要了解自己的强项,清楚思考自己將来的工作方向。当然,也要了解自己的成绩是否能符合意愿,以及家人是否有足够能力供你们升学。

  我是在七十年代中学毕业的。当年要考进大学或考取专业资格的难度十分高,因为当时只有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两所被认可的大学,每六、七名中学生爭夺一个大学学位,竞爭非常激烈。未获取录的同学可以选择到当时的香港理工学院升学,有少部分同学在家庭环境许可下会到美、加留学。

  今时今日,香港一般家庭的环境较好,在香港升学的机会亦较多。从这方面来看,大家有更广阔的机会;但从另一角度,我却看到新一代同学所面对的困难是比较大的。

* 因为本地毕业生的人数多了。

* 从外国回港的大学毕业生也源源不绝,令大家在毕业后的竞爭变得非常激烈。

* 除此以外,更有些在內地比较优秀的同学亦会来香港完成大学学位课程並留港工作。

  面对眼前的挑战,我希望给予大家两个意见。首先,无论你今天的成绩如何,都要继续发奋,装备自己,有机会就应该升学;没有机会升学的,在投身社会工作后也要找机会进修;总括而言,大家应该趁年青时好好装备自己,例如考取学位、文凭或专业资格。

  我在一九七五年中七毕业时是唸理科的。当时我的目標是要升读大学唸医科。事实上,我中五时会考成绩不俗,考得数个「优」和「良」的成绩;但中七会考时成绩未如理想,只得三个「良」,结果考不到医科,最终选择了在大学唸社会科学。

  我当时以为自己很不幸,亦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调节自己的心情;后来发现考不到医科其实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我的为人比较喜欢做些涉猎社会发展和较广阔议题的工作,所以现时担当政府工作是比较合適的。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要我在过去30多年每天留在诊所內应诊,这亦未必真正適合自己。由此可见,人的际遇往往各有不同,未必尽如人意;但有时转一个弯便可能会有一片新天地,所以最重要是不要放弃。

  第二方面,今天你们不论是升学还是投身工作,香港当下的经济情况是不错的。

* 最新的失业率是百分之三点五(二○一一年三至五月期间数字)。

* 在经歷全球金融海啸及隨后的全球经济衰退后,香港的復甦势头在二○○九年第四季显著增强,在二○一○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达百分之七。

* 从宏观角度来看,香港已连续十七年获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在过去两年,香港证券市场的首次上市集资额名列世界首位,每年平均集资超过三千二百亿港元,超越纽约和伦敦。

  除此以外,在今年三月,中央政府公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表明不单支持香港继续发展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亦要提升香港作为这三个中心的地位。所以,香港现时可以开展很多不同方面的人民幣业务,本地的人民幣滚存的金额在近年更以几何级数跳升。香港的金融市场在二○一○年初本来只滚存大概五百亿元人民幣;至该年年底,已迅速滚存逾三千亿元人民幣;及至今年四月,已超逾五千亿元人民幣。我们相信这几何级数的递增將会继续。有专家告诉我,香港不出一年更会滚存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幣。

  我向大家讲述这些议题,是希望鼓励大家对香港经济的大环境有所认识。將来大家毕业后,大体上都会从事不同的服务行业,可能是银行、旅游、酒店、餐饮服务或是贸易等行业,虽然「搵食」绝对不容易,但机会是存在的。

  大家亦都要放眼世界,你们的发展不只局限在香港。现在有不少年青人会到內地发展事业。你们要有抱负去闯出一个新天地 - 这是很重要的。

福音的讯息
─────

  但是,人的一生不单是在於求学及工作,在人生漫长的路途上,我相信大家总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各位同学,大家在显理就读多年,相信老师们和教牧同工们定曾向大家讲解圣经和福音的讯息。藉着今天的机会,我希望跟大家谈谈信仰的问题,不论大家是已经信主或是仍未信主的,我希望大家会把以下的讯息存於心里,到了有一天自己要面对困难时,可以考虑一下。

  福音书中有一个比喻。有一个撒种的人,遇到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 有种子被撒在路旁,被飞鸟啄食。

* 有种子落在泥土较浅的石地上立即发芽,但因为没有根,给阳光一晒就枯死了。

* 有些种子落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

* 也有种子落在良好的土壤,可以开花结果,结果的数目有些是三十倍,有些是六十倍,有些达一百倍。

  这个比喻是说,不同的人在接受福音的讯息时会有不同的结果:

* 第一种是很快便被魔鬼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

* 第二种是人听了福音,立刻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及至遭到困难,就立刻跌倒。

* 第三种人听了道后,福音本来可以在他心中开花结果,但却被一些荆棘──今生的忧虑、世上的情慾和钱財的迷惑──挤住了,窒碍了他们的成长。

* 第四种是真正领受了福音並传扬开去,所以会结数十倍的果子(註:取材自《圣经》中《马可福音》第四章第三至二十节)。

  大家出来社会做事,可能有一天会很成功,去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可能会赚取很多金钱;但我希望大家紧记主耶穌的说话:千万不要让人生路上的荆棘窒碍了大家的健康生命的成长。

  怎样才可以拥有健康的生命?《旧约圣经》中有一个故事的比喻可以提醒大家。有一个人名为约瑟,他被他的十位兄长卖了到埃及作奴隶,因为兄长们嫉妒父亲疼爱他。

  约瑟成为奴隶后在一位官员的家中做管家,官员很信任他,一切都交託给他去办。后来约瑟因被人陷害,被关进监牢,但几经转折,有一天他有机会到法老王面前为他解梦,说埃及將会经歷七个丰年和七个荒年。最后,他更成为了埃及的宰相(註:取材自《圣经》中《创世记》第四十一章第四十节)。

  约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根本的道理:无论做人的际遇如何,我们一定要倚靠神,际遇的结局总会是好的。

  我们要在人生的路上奔跑数十年,不知道会遇上甚么。曾有一位由苏格兰到中国来宣教的宣教士Eric Liddell,他在1924年代表英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四百米赛跑拿到金牌,我很记得他的一句说话:“When I run, I feel his pleasure” ── 他奔跑时感受到神的喜悦。

  如果我们把生命交託予主耶穌,在人生路上,无论跑起来是多么的困难,在过程中遇上怎样的困惑,只要我们忠心,这道路总是会跑完的。

  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都会感觉到神的喜悦。

  各位同学,今天如果大家仍未信主,我希望大家会考虑;又或在他日大家遇到新的问题时,希望你们会想起我今天这番说话,以及老师在过去多年来向你讲过的一些做人的根本道理。

  我祝愿各位同学前途似锦,主恩常在。多谢大家。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