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出席「十二五规划深度解读:国家规划与香港机遇」论坛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於今日(四月三日)出席由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同学会举办的「十二五规划深度解读:国家规划与香港机遇」论坛的致辞全文: 苏主席(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同学会理事会主席苏平治)、CY(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梁振英)、Regina(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Anthony(香港总商会和智经研究中心主席胡定旭)、张部长(中联办社会工作部部长张铁夫)、王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王健)、崔先生(Roundtable Pioneers总干事崔伟恒)、各位政府同事及国家行政学院的同学:
引言 首先,回应近月一个指称,说香港「被规划」了。我藉此机会声明:香港完全没有出现「被规划」这回事。我们在香港进行基建、社会政策、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都是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基本法》赋予香港的高度自治范围来处理。 规划署早前公布了包涵香港规划大纲的「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研究,而立法会议会內不时都在审议特区政府建议的基建项目及为香港未来五年、十年或更长远发展事宜所订的各项政策范畴。所以大家都应该很清楚,香港每天都在制定自身的规划,「被规划」这顶帽子实在与现实不符──如硬扣下来,就会抹杀了「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给予香港的大好机遇。
发展方向 我们在过去数年与国家发改委和中央有关部委爭取,將香港的功能定位充分地在「十二五」规划中表达和体现出来,整体目標是很明確的:我们要为香港在內地发展爭取更大、更有利的空间。 现时中央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中已將港澳的发展单独成章(《专章》),其中对香港的支持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支持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包括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幣业务中心和国际资產管理中心; (二)支持香港发展六项优势產业,在內地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范围;及 (三)支持进一步深化內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继续实施《內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CEPA),支持將广东「先行先试」措施逐步拓展到其他地区,並確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粤港合作的重要功能定位和香港在珠三角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金融:人民幣离岸中心 《专章》明確表示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增强全球影响力。在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幣业务中心方面,香港有「一国两制」和「先行者」的独有优势,能够发挥「防火墙」和「试验田」的作用。 自二○○四年以来,香港逐步建立了內地以外最具规模的离岸人民幣市场。除了高效和可靠的人民幣结算系统和平台,香港也建立了內地以外首个人民幣债券市场,所以人民幣「资金池」在香港迅速增长。 二○一○年初,香港只有500亿元人民幣存款;在去年年底存款额已达3,700亿元人民幣;截至本年二月底,人民幣存款额已突破4,000亿元。金融行业业界预测,在未来一至两年可能超过一万亿元。现时人民幣存款在香港的数额正经歷几何级数的跳升。我们在香港要予以配合,政府便要有政策和企业要有新產品推出让这些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可以「生利」。我相信以香港这么自由的经济体要创出新產品出来,一定有条件。
推动CEPA 《专章》强调中央支持继续实施CEPA。计至《CEPA补充协议七》,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已公布近二百八十项项开放措施。有关进展包括: (一)截至二○一一年一月底,已签发超过二千三百张《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予一千三百多家香港企业。根据特区政府在二○一○年完成的调查报告,持有《证明书》的企业中,约有百分之四十八已根据CEPA的安排在內地设立企业。 (二)香港专业业界凭藉CEPA的安排,在內地发展。具体例子包括: (1)现时已经有香港服务提供者或取得內地医师资格证书的香港医生利用CEPA在广东多个地点获准开设医疗机构; (2)也有不同的香港律师事务所与內地伙伴进行联营,地点包括北京、广州和天津等。 (3)截至二○一○年十二月,香港居民在內地设立个体工商户超过三千九百户,数目较多的行业包括零售、餐饮、理髮及美容保健服务,以及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行业,註册资金有2亿8千200万元人民幣。
「个人游」计划 「个人游」计划於二○○三年推出至今,已推广至四十九个內地城市。截至二○一○年十二月,內地旅客以个人游方式到香港旅游累计超过六千万人次。去年共有三千六百万旅游人士到港,当中六成来自內地,即超过二千一百万人次。「个人游」的例子充分说明,如果CEPA「先行先试」的措施可以拓展至更阔的领域,对香港是完全有利的。
区域合作 《专章》为香港进一步拓展与內地的区域合作奠下了方向和基础。我们会先致力做好落实广东「先行先试」的各项措施。在这基础上,我们希望逐步將有关措施推展到內地其他地区,重点包括拥有四亿人口的泛珠三角地区,为香港的服务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我们熟悉的广东外,其他泛珠省区也能为香港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例如,福建省的人均GDP在內地泛珠九省区中仅次於广东,產业结构也与广东类近,以第二和第三產业为主,是香港企业和服务提供者开拓新发展空间的理想地点之一。 另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地点是四川。在特区援建四川灾后重建的工作中,我们与四川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紧密的合作关係。四川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开发区,二○一○年,该省的GDP约1万7千亿人民幣,在泛珠內地九省中仅次广东,產业以工业为主,第三產业也在稳步发展中。 如CEPA的「先行先试」逐步拓展到这些內地省份,定能为香港带来很好的机遇。
结语 在內地进行发展工作,既要宏观亦要微观。 宏观方面,在国家五年规划內爭取更多的政策,帮助香港拓展发展空间,不是「被规划」,而是为香港谋取一些將来的新机遇。在最宏观的层面,在国家规划、在CEPA等,我们要和中央有关部门努力作出这些定位。 在最微观方面,在我们的毗邻如广东省等地区,我们要找一些「地盘」例如前海,便利香港发展。我们在过去一年多与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一起討论这面积只有十五平方公里的地方可以做些甚么。有了中央的规划定位,就可在这里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希望我们的金融行业、专业服务提供者都可以在深圳前海创造新的三十年,就像一九七八/七九年开始「四个现代化」后,在往后的三十年,內地工业化已基本完成。现时已到了下一个的发展机遇,就是將香港的服务业进口到內地,由前海开始,以「十二五」规划做最大的政策框架。所有大家要继续努力,为香港拓展这些机遇。 多谢大家! 完 2011年4月3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