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词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出席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諮询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五月三十一日)傍晚出席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举办的「二○一二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產生办法」諮询会。以下为林瑞麟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多谢Herman(胡晓明)、多谢Sam(容永祺)、多谢各位朋友今日在百忙中抽空到来,就二○一二年政改方案交流一下,大家可以提出问题。让我可以向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的成员作最新的介绍。

    我记得在一、两个月前你们理事会换届,我们在World Trade Centre曾见过面,当时我们仍未就政改諮询做报告和向立法会提交正式建议。现时,政府已在四月十四日向立法会正式提交《二零一二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產生办法建议方案》。这是我们在十一月至二月期间作出广泛諮询──听了不同业界的意见、走访了十八区区议会、亦於立法会经多轮討论,经过数月大家共同努力才订出的諮询报告內的一套方案。

    大家记得,我们原先向大家介绍过,我们认为二○一二年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需要维持四大界別均衡参与及同比增长。现时选举委员会由八百人组成,商界、专业界、社会服务界及政界,每个大界別各有二百人,现建议各增加至三百人。

    根据我们在諮询期间听到的不同业界的意见,在区议会收集到的意见,在立法会代表不同界別的立法会议员向我们提交的意见书以及民调,由八百人增加至千二人的建议,总体来说获得的支持还算不错,所以我们在諮询报告中明確说明,会维持由八百人增至千二人的总体方向。至於增加予政治界別的一百个名额,我们建议其中四分三由民选区议员互选產生,加上现有八百人中已有四十二位由民选区议员互选產生的代表,因此將来在一千二百人的选举委员会中,会有一百一十七人代表区议会,代表不同的社区,亦即是会有差不多三成的区议员可以进入选举委员会。

    对於立法会,我们维持由六十席增加至七十席的建议,增加五个地区直选议席和五个由区议员互选產生的议席。有很多不同的党派提问,到底区议员如何互选?即使民选区议员是民意的代表,而且没有委任区议员参与这套选举,但將来的互选是採用全票制由多票者胜出,抑或是採用是比例代表制?我们亦顺应社会的意见,在諮询报告中明確了会採用比例代表制,让不同的党派──不论是建制党派、泛民党派,大党派或小党派,都有同等机会爭取在立法会有代表,就算是独立的、无党派背景的区议员,也可以自己组成名单或团队参加这个选举。

    今天我在立法会上曾就如何选出这六个由民选区议员互选產生的议席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可以把香港、九龙、新界合共四百多位区议员集合成为一大选区,提名互选產生;也可以把新界作为一大选区,香港和九龙作为另外一个大选区,而四百多位区议员大致上是新界佔一半,市区佔一半,亦可以採用比例代表制互选產生。所以,不论是有党派背景或无党派人士,都会有同等机会爭取这六个议席。

    我们很希望这方案能够获得通过,使年青一代,在座亦有不少,可以参加政党或透过专业团体、商会、工会的支持出来参选、参政;可以循地区直选,也可以在功能界別內先当区议员,从而更上一层楼当立法会议员。直至今天,我们仍在努力爭取不同党派的支持。近日有人揣测我们是否已爭取到三十九票,所以要去爭取最后那一票。其实还未取得那么好的进度,我们尚在努力爭取立法会內不同党派和独立议员的支持。现时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希望在立法会七月中休会前可以正式向议会提交並由议会表决。关於《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长官选举及关於《基本法》附件二立法会选举的方案的议案在宪制层面表决之后、会上呈北京由人大常委会批准和备案。在暑期过后,我们在秋季开始就可以处理《行政长官选举条例》和《立法会条例》的修订。

    本地立法有很多细节,譬如刚才我说过的,四百多位民选区议员到底是循一个大选区还是两个选区来互选產生六位立法会议员?这些都是很重要而且不同的党派都很关心的细节,我们可以在未来半年或大半年继续跟进这工作。

    这套方案的重点我已向大家先作介绍。接着,我亦想趁这个机会向你们的会员交代一下近日在两方面的发展。

    大家都会看到在上星期,中央委派中联办副主任接见了几个民主党派──民主党、终极普选联盟和民协。

    其实在过去数月,民主党和其他泛民党派曾向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表示,希望有机会直接將其党派和团体的诉求、將他们所代表的市民和选民的期望,向中央的代表反映。我们亦持很开放的思维,虽然按照《基本法》,在现阶段其实是由特区政府来掌握这一套有关二○一二的方案的──由我们向立法会提案,然后由立法会表决的。当然在立法会通过议案和行政长官同意后,最后是由人大常委会就行政长官的选举方法批准,就立法会的选举方法备案。所以在宪制上有关处理香港的政制发展,中央当然有其角色。根据国家宪法第六十二条,特区的设立和体制由人大规定,所以中央派代表听取香港內部一些政党、政团、团体的意见是完全符合《基本法》的,亦与特区政府处理政改方案的角色没有抵触、矛盾或衝突。

    其实这亦不是我们第一次向中央反映香港党派的意见。大家都注意到,在四月十四日这套政改方案发表当日,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先生亦在北京发表讲话,表示按照人大常委会在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决定》,香港的普选大门已开,只要按《基本法》走完「五部曲」,在二○一七年前走一转,在二○二○年前又再走一转,普选行政长官和普选立法会就相继可以落实 。

    乔副秘书长发表的这番谈话,其实是因应不同的党派,包括泛民党派,向我们表示,希望中央有代表就二○○七年人大常委会关於普选时间表的《决定》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意见我们按照大家的诉求向北京反映了,之后亦落实了。

    为甚么我要向大家再提乔副秘书长和李刚副主任在过去一段日子所做的工作呢?我是想告诉大家,特区政府除了处理这套方案的元素,亦都很着重、很尊重不同党派,包括泛民党派的意见,並已全面向中央反映。现在已走了这两步:有人大常委会的副秘书长出来向大家讲话,进一步说明二○○七年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有中联办的代表与香港的泛民党派见面,这个让香港党派向中央反映意见的平台已经成立了、搭建了。我们认为这是重要的发展,亦希望香港的泛民党派可以珍惜这机会,珍惜这一步新的发展。

    在座很多是自八十年代已出来工作的,有部分或许当时正在读大学,大家都记得自八十年代中英双方就香港前途进行谈判开始,处理香港的问题都是透过沟通、透过对话来逐步解决,这也是最好的。我们这一代的香港官员都很清楚这过程,因为在过去四分一个世纪,我们都有参与那些討论──我们在一九九七年前、由《中英联合声明》的年代开始已有参与;在一九九七年回归前订立《基本法》,为《基本法》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落实做好准备工夫,我们亦有参与;而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则是我自己处理的。

    交接仪式过后,《基本法》在香港落实,政府处理第一届的立法会选举,然后是第二届、第三届;在二○○四年我们开展政制发展討论,在二○○七年我们有了关於普选时间表的《决定》。

    在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的经验是,如果可以爭取到有直接把香港的意见向北京反映的机会,对处理香港事务和香港的重大问题是积极和有建设性的一步。所以,我向泛民党派都是这样说,既然现在已按照他们的意见爭取到就人大常委会二○○七年《决定》的进一步说明,爭取到有机会、有渠道向中央政府的代表反映他们的党派、选民和在社会上收集到的意见,就要好好珍惜这个平台、这个机遇。

    其实他们可以先通过二○一二年政改方案,接着继续爭取他们认为值得支持的二○一七年普选行政长官的模式以及他们认为值得支持的二○二○年普选立法会的模式,包括他们认为应该在二○二○年废除功能界別。大家依然可以继续討论这两个立场。他们今天先支持二○一二年的方案,接着利用现时已经建立的沟通平台继续爭取他们的立场,以及爭取在二○一二年及以后在立法会得到议席;他们手握否决权,依然可以踏出积极的一步、扮演积极的角色。

    总括来说,中央与泛民党派沟通的渠道在八十年代末期停顿下来,在今天二○一○年重新建立起来,这是政治上很重要的发展,大家都对此表示欣赏和抱有盼望。如有机会的话,请鼓励你们在泛民党派中的朋友,请他们抓紧机遇,不要白白掉弃。这是我今天向大家讲的第二个重点。

    第三个重点,就是为香港「起锚」。为甚么行政长官联同主要官员团队在上星期六一起前往不同地区访问,与市民握手,向他们派发传单?很简单,正如柴九(电视剧中角色)说:「人生有几多个十年?」

    我们自二○○四年起做政制諮询,在二○○五年提交○七/○八的方案,但很不幸,虽然当年该方案获得百分之六十的市民支持,但最终在立法仍是距一步之遥,未能爭取到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今时今日,有大家的支持,有大家的参与,在不同的民意调查中,我们都看到有百分之五十或以上的市民支持和接受我们现时提出的二○一二年政改方案,也有接近百分之六十的市民希望立法会可以通过这个方案,使香港的政制发展不会原地踏步,使香港有一条可以向前走的路。

    我们要巩固公眾对这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告诉香港市民,香港的政制不要再次「抛锚」;香港的政制发展、香港的民主进程要「起锚」;香港「民主號」要起航。

    在座有很多是做生意的,我相信亦有从事財金业务、做股票的,上星期六有参加立法会听证会的人士说:「其实香港这股票都要有些增长、有些进账、有些提昇才是。」我对他们说:你们提到股市,令我想起一样东西,叫「停牌」。如果股票要停牌,就要澄清该公司的业务,在向市场解释后,大家知道情况便能復牌和继续运作。股票没有一停牌就停五年的,更没有一停牌就停十年的。

    如果我们从二○○七年算起,当时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由八百人组成,如果今次的方案又被否决,至二○一二年,选举委员会又是由八百人组成,最快要到二○一七年才会有改变,才可落实行政长官普选,这样便会蹉跎十年的岁月。立法会的选举制度也如是,如果我们由二○○四年算起;当时立法会有六十席,直选及功能界別议席各半,二○○八年也如是,如果今次的方案再被否决,到了二○一二年又如是,要到二○一六年才有机会改变,那么停顿下来的已经是十年以上了。

    「香港民主政制」这股票不应该停牌十年,现在已经停牌五年或超过五年,已经太久了。所以我对大家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香港的民主发展要「起锚」。

    香港民主发展「起锚」以后,我期望香港的政治內耗可以减低。所以我很欢迎今次有部分民主党派人士不参与「五区请辞」,而是以理性务实的態度与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沟通。大家应该把握这个机遇,为香港政制可以向前踏出一步,尽最后、最重要的努力,让二○一二年的方案可以通过,这样就可以打造更好的条件,为二○一七年可以普选產生行政长官,以及隨后在二○二○年可以普选產生全部立法会议员铺路。

    我相信香港人是很务实的,其实已有六成或以上的香港人接受了这个普选时间表;香港人也有足够的信心按照这个普选时间表实事求是地推动香港的民主进程。

    Herman、Sam、各位朋友,我很多谢你们多年来关心香港的政务。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由现在直至立法会在七月中休会前表决,是非常关键的,大家如果认识不同党派的议员──不单止是民主党派的,都要鼓励他们,今次不要使香港停顿下来,我们要向前走、要启航、要起锚。多谢大家。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