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词

立法会: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就「积极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议案辩论时的总结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为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一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积极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议案辩论时的总结致辞全文:

  多谢多位议员就黄定光议员的议案及刘健仪议员的修正案表达意见,令今天的辩论范围更为广阔。

  在回应个別议员的观点前,我想先就特区政府一、两方面的政策立场再作介绍。

「一国两制」
─────

  首先,特区政府一直都是根据「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政策,在《基本法》的基础上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

  事实上,因为香港重视法治精神、致力维持高度开放和自由市场的制度,我们才能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继续发挥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角色。

  因此,香港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无论是对香港本身或是內地而言,都是互利互惠,相辅相成的。

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
───────────

  黄定光议员提到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在这方面,相信各位议员都会同意,明確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是香港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亦对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及实现中国的长远发展策略,都有非常重要意义。

  刘健仪议员的修正案提到,要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地位。就此,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確表示,会继续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地位。目前特区政府处理「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正正是希望可以与中央商討如何採取实质措施,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地位。

  就此,我和財经事务及库务局、环境局和运输及房屋局代表,上星期到了北京与国家发改委举行会议,並交流过一些初步设想。我於会后亦会见了传媒,交代討论的情况,特別提到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中央政府会与特区政府共同研究和探討,如何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二,自二○○三年起,《內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CEPA)的落实对香港的经济带来了正面的增长;而我们在內地,特別是在广东,所推行的服务业「先行先试」的措施,亦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在CEPA的基础上,我们要跟进如何能在各方面更上层楼;

  第三,我们看到內地对有关环保、减排及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因此,中央十分支持香港特区、广东及邻近的省市,共同推动环保和减排的工作。

  在宏观层面,我们看到在国家下一阶段的发展进程中,透过內地和香港的配合,让內地可以善用香港的优势推动优化產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將有助带动內地第三產业更上层楼。另一方面,则令香港可善用內地庞大生產后援网络,而內地的內需市场亦可进一步成为香港本身重要的腹地,把我们七百万人口的市场开拓到大珠三角五千万人口的市场,继而幅射至超过四亿人口的泛珠各省的市场。

  刘秀成议员及其他代表专业界別的议员提到,我们要不断拓展在內地的专业及其他服务,这是特区政府和业界一致的思维。

四大支柱行业及六大產业
───────────

  刘健仪议员提到要发展四大支柱行业及六大產业,我们非常认同,亦认同刘议员认为「河水不犯井水」这概念在这范畴是落伍及不適用的。

  主席,实情是香港和內地的经济拉得愈近,合作愈强,「一国两制」就愈可彰显,这样可以加强香港的竞爭力。

  我们的四大支柱產业和六项优势產业包括多方面,我想特別在此介绍一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首先是金融方面。行政长官上月底到北京述职时,向温家宝总理表示,特別希望国家可以在「十二五」规划中,更多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温总理对我们的建议作了积极回应,表示国家会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他重申支持香港作为国家金融改革的试验场。

  温总理提出了四点方向,首两点是有关推进在香港利用人民幣来支付跨境贸易、直接投资以及扩大在港人民幣债券和人民幣融资安排等多种新的鼓励人民幣流通的业务。另外两点是有关內地企业多利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集资,以及香港、上海两地证券市场增加合作互通以达至相互促进的效果。

  (二)第二方面是服务业,国家「十一五」规划强调,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並加快发展服务业。目前,服务业佔本地生產总值百分之九十二点三。隨着內地经济持续增长,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內地企业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亦会与日俱增。

  其中,CEPA提供重要的平台,一方面扩大香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促进香港与內地服务业的合作。

  至今已有超过二百五十项开放服务贸易及便利贸易投资的措施,在CEPA及其六份补充协议下公布,涵盖四十二个服务领域,包括香港四大支柱行业,即金融、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旅游和物流。

  在未来的日子,特区政府会继续寻求扩展和充实CEPA的涵盖范围和內容,及协助香港服务提供者更有效利用CEPA进入內地市场。

  (三)在物流方面,「十一五」规划明確支持香港物流服务的发展,维持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在二○○四年至二○○八年,空运和水运的货运量分別录得每年平均百分之六点五及百分之三点七的升幅,可见香港在这方面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四)在旅游业方面,「十ㄧ五」规划指出,要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此,自內地在二○○三年七月推行「个人游」计划至今,计划已扩展至四十九个內地城市。截至二○○九年年底,经该计划访港的內地旅客约有四千五百九十五万,佔內地访港旅客的比例亦由二○○四年的三成半上升至二○○九年的六成。

  此外,中央在过去一年实施了为合资格常住深圳户籍居民办理一年多次往返香港「个人游」签注和为常住深圳的非广东籍居民在深圳办理赴香港「个人游」签注两项便利措施,对带动香港旅游业持续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另一方面,CEPA补充协议六允许內地赴台游旅行团在行程入境並停留香港,开通了港台「一程多站」旅游路线服务,並配合容许內地旅行团乘坐以香港作为母港的邮轮经香港赴台的措施。

  此外,在CEPA的框架下,港资旅行社可在內地经营旅游业务,而本港的导游和领队亦可以取得內地有关资格。

  我们会继续积极与中央和各级省市政府推动香港旅游业在內地的发展。

  (五)在环保方面,行政长官在二○○八/○九年施政报告中阐释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提出以低耗能、低污染为基础,构建粤港澳三地的「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目的是改善香港以及邻近区域的环境素质,並且减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二○○九年三月,香港特区和广东省有关部委就「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的主要內容交换了意见,我们会积极跟进有关工作。

  至於其他產业,包括教育、医疗、创新科技、检测认证和文化创意方面,特区政府会正积极跟进有关工作。

  现在我尝试回应一下各位议员特別发表过的一些观点。

  首先回应黄定光议员。他特別著重我们要保持香港的优势,提到我们可能需要特別关注与具有长三角龙头地位的上海如何竞爭,亦与其他议员提到如何与新加坡竞爭。方刚议员也有提到上海。黄定光议员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想向黄议员以及各位议员说,香港没有退步,我们从三方面的指標可以看到。

  第一,在推广旅游方面,自二○○三年到港的旅游人士已大幅增长,现时我们每年的访港旅客有近三千万人次。

  第二,大家可以看看香港股票市场首次集资的成果,我们在二○○九年是全球之冠,超过伦敦和纽约,首次集资额超过二千四百亿元。

  第三,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自一九九七年至二○○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五,潘佩璆医生也有提及这方面的进步。

  陈健波议员特別再次提到我们需要在广东「先行先试」,在內地推动香港保险业界的发展。我可以再次强调我们在这方面的目標是一致的,我们会继续与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推动。

  李慧琼议员特別提到海西区的发展,在福建方面有某些政策可以容许台湾的企业到福建投资,可以有一些「先行先试」。我想向议会表明,特区政府一向有注意两岸关係的提升,我们亦有一个整体的策略方向。特区政府亦有与台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係,去年六月我前往台北访问时与陆委会已经达成共识,双方要建立双边商贸合作委员会。我们总体希望可以不论是台资在內地投资成功,或是內地资本在台湾投资成功,都鼓励他们到来香港上市,更强化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以及策动两岸关係的提升。福建在推动与台湾的经济关係,我们会继续努力与福建省政府合作。

  叶国谦议员提到文化產业,我想在这里讲两方面。第一,就推动文化產业,我们在三方面努力,包括:艺术节目、拓展观眾和培训艺术教育及人力。我们亦希望可以继续更有力地资助香港各方面的表演艺术团,建立香港的艺术品牌。

  至於叶国谦议员非常关心的电影业,香港电影发展局会推动多项大型活动,推广香港的电影业,例如:把投资电影製作基金的投资上限由製作费一千二百万元提高至一千五百万元;把投资比率的上限由製作费的百分之三十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五;而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把投资比率的上限提高至百分之四十。

  王国兴议员提出了六方面的问题,我想在这里作几方面的回应。首先,香港在提供医疗、公共房屋或社会服务方面,有一套適用於特区本身的政策,而这些政策是一视同仁的。第二方面,我知道工联会非常关心香港居民在內地居住、经商或打工,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置业的问题。我们亦透过驻粤办资助大家为这些香港居民解决疑难,提供工联会的服务,在过去两、三年,这项工作是继续推动的。

  李凤英议员和梁耀忠议员都特別提到香港与內地的经济融合,例如香港製造业北移,使香港的就业机会下降。这方面我们当然理解,但我们一方面在香港拓展新的服务行业,希望可以创造更多职位;另一方面,我们与內地合作其实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例如多做大型基建,亦可以创造数以万计的职位。

  黄毓民议员和陈伟业议员特別质疑为甚么作为一个特区要配合中央来制定十年规划?主席,我想强调两方面。正如我刚才提到刘健仪议员的修正动议,香港推动与內地经济合作和融合,完全是建基於「一国两制」。大家可以回想在二○○三年,中央决定与香港签订CEPA,一方面开放內地市场给香港的货品和服务行业,另一方面亦推动「个人游」。为甚么当年可以签订这安排呢?就是因为在《基本法》之下香港能够保持世贸成员的身份,而国家也在二○○一年年底加入了世贸,作为世贸两个不同成员,我们可以签订这一套的自由贸易的安排。所以,內地与香港经济进一步的合作,完全建基於「一国两制」,是互利相贏的。

  第二方面我想谈的是,我们作为特区政府如何看「十一五」规划。我们现时走到「十二五」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表示继续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我们共同的期望是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政府能够提出一些实质及重要的政策措施,以促进香港与內地经济的进一步合作,可以强化香港、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明確的工作方向,亦是完全符合「一国两制」的。这是回应汤家驊议员所特別提到的,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的方向是甚么。

  梁国雄议员,我十分仔细聆听了他今日的发言。梁国雄议员一向的发言都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但今日我注意到他表示中国政府有很多国债。我不清楚他发言的基础是甚么,但我想指出两方面的事实:第一,我们国家的政府有庞大的財政储备;第二,美国欠中国很多国债,中国政府买下很多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因此,国家发展下去时,我相信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动力及財政条件的。

  汤家驊议员和何秀兰议员特別提到我们如何向公眾文代我们参与內地的合作及「十二五」规划。我要向大家表示,我们非常着重与內地的合作及各方面的透明度,因此,每次我们与內地进行合作会议,如果有签订一些合作安排、备忘录,我们都会向新闻界发放。我们亦会按情况向立法会文代,例如,如果我们需要取得拨款,或者有些重要的政策要发展,都会向相关的事务委员会交代。我亦曾回应何秀兰议员的问题,开列了好几十项这些合作备忘录的合作范围。

  黄容根议员特別提到,他担心香港的竞爭力是否在退减中。他亦提及香港进一步民主化可能会减慢发展的速度。其实,香港在开拓更多民主渠道时,当然要进行更多的諮询,这是会影响基建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的。这一方面我们是会留意,亦会继续加强与议会的沟通及与不同的业界、社区的諮询工作,务求可以吸纳社会上的意见,同时让香港可以稳步向前发展。

  谈到黄容根议员提醒我们发展民主要顾及香港的基建和各方面的拓展,就要回答一下何俊仁议员在开场发言时所说,他认为我们的发展不应止於经济,亦有民主的。我想回应何俊仁议员,香港其实很有福气,我们不但可以与內地有经济上的融合和合作,《基本法》亦赋予我们有终审法院、维繫廉政公署的工作,以及可以按照香港的法律保障香港的人权。此外,我们现在亦有了普选时间表。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何俊仁议员和各位议员,只要大家能够共同创造一套共识,二○一二年的政制发展可以向前走一步,我们就更有条件在二○一七年和二○二○年落实普选了。

总结
──

  主席,总括来说,二○一○年是关键的一年。根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先生在去年九月参加「全球及中国的经济形势与香港未来发展」研討会时所表示,中央目前正在启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有关规划处於承先启后的重要阶段。通过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有助实现內地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標,能够兑现国家对世界发展的庄严承诺。在过程中,香港亦担当重要角色。

  香港作为连接內地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樑,为內地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內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香港经济成长和產业升级拓展了新的空间。目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展重要的变化,內地和香港的经济发展都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加强內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参与全球竞爭的新优势,对促进內地与香港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主席,在「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的方针下,特区政府会积极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务求让香港发挥本身的优势,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继续担当独特和重要的角色,並推进香港自身的长远发展。

  主席,我谨此陈词,希望各位议员支持原动议,亦支持修订动议。多谢主席。

2010年1月2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