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词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出席「香江论坛」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十一月二日)下午出席「香江论坛」。论坛以「两岸和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香江文化交流基金会和香港台湾工商协会主办、政制及內地事务局资助。以下是林瑞麟的致辞全文:

江(素惠)主席、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首先,我谨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欢迎各位嘉宾今天的来临,特別是欢迎从內地,还有从台湾来的朋友们,你们今天带来了非常清凉的天气,我相信今天的「香江论坛」必然会是非常圆满成功的。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第三次参与「香江论坛」,希望藉着今天的机会跟在座各位介绍一下香港特区政府最新的对台政策和方向。

  我们一向非常重视港台的关係与工作,在过去几年,港台的关係与交流是逐步提升的。单在过去一年多,香港已经接待过不少来自台湾的政治人物,蓝营的有台北、台中、还有桃园县的市长与县长,部级的官员有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陈冲先生;绿营的有高雄市的市长。从香港到台北的,有两位局长:我在六月到过,民政事务局局长也到过台湾两次。

  在过去一年多,我们不但在交流方面有新的突破,也做了好几方面的工作。去年十月,香港贸易发展局在台北成立了代表办事处。此外,特区政府亦邀请了台中市带来了代表团,开展了香港与台湾之间的「城巿交流论坛」。我们也逐步推出便利台湾居民到香港旅游和经商的各方面的措施:我们在今年四月底作出安排,今后台湾居民只需持有「台胞证」,不用附加签注就可以隨时来香港逗留七天。这是比较方便的一项安排。

  但是,我们不希望停在这个地步。总结了在过去这些年的工作,我们希望再往前看,再进一步提升香港与台湾之间的关係。所以,在两、三个星期前,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三个新的工作发展方向,是策略性的方向:

  第一,进一步建立港台之间的合作框架;

  第二,进一步努力加强香港与台湾之间的,特別是在经济范畴的双边合作;以及

  第三,进一步发挥香港在两岸三地之间的金融、经贸、旅游等交往中所能担当的积极角色。

建立港台合作的框架
---------

  首先,谈谈建立香港与台湾之间的合作框架方面的工作。今年六月我到台北访问时跟台方商量,达成了共识,双方都认为我们应成立双边的商贸合作委员会,利用这个新的平台加强香港与台湾之间,特別是在企业层面的联繫。

  台方將会成立「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策进会」),台方官员会以適当的身分参与支持「策进会」的工作。香港方面,我们將会在香港贸易发展局下成立「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未来,我们透过这平台,双方的企业可以互动,可以共同努力提升香港与台湾之间的经贸合作。

  为着再进一步、更长远地推动港台关係的发展,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宣布,我们准备成立「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协进会」)。这是继我们与台方在六月达成共识后更上层楼的决定。「协进会」虽然会是非官方组织,但香港的官员会以適当的身分参与,我们会非常积极地推动这发展。特区政府亦会向「协进会」提供资源。

  所以,这架构成立后,香港与台湾之间的关係会在两个层面来推动:第一方面是,新成立的「协进会」会与台方的「策进会」互为对口机构,双方的官员都会以適当的身分参与这两个会的工作,我们也准备透过这平台交流与和討论一些双方都关心的公共政策事宜;第二方面,刚才已经提过,这「商贸合作委员会」是双边的,主要是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是第一个方面,建立合作的框架。

对台开展经济范畴的双边合作
-------------

  第二方面想与各位谈谈的,就是有了这沟通平台后,我们准备推动些甚么工作?我们准备非常的实事求是。在过去几十年,香港与台湾之间在公共政策方面的沟通很有限,所以將来如果有了新的平台──「策进会」和「协进会」──我们会把一些双方都关心的、对两边社会都重要的议题来掌握、来处理。例如,我们与台湾方面已就避免双重徵税的安排开展了磋商,已將航运收入方面的避免双重徵税的安排提上议程。至於其他的课题,香港特区政府持非常开放的態度。今后,就两地社会所关心的公共政策事宜,港方与台方会努力的来处理、推动、解决。

在两岸三地金融、经贸、旅游等交往中担当积极角色
-----------------------

  第三方面我想与大家谈谈的,就是我们开展了公共政策层面、企业层面的沟通与合作后,长远希望达到甚么样的局面?从香港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经济几十年来已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层面。香港现在的GDP百分之九十是服务业,而台湾是亚洲区內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体。香港有自己的强项,台湾也有自己的强项。我认为香港与台湾之间,在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等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特別是金融服务业。在北京当局支持下,香港可以开展人民幣贸易结算,也可以发行人民幣债券。这些对香港来说,都是新的工作,是对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很有帮助的措施。我们希望利用新发展的人民幣服务协助两岸的交往,今后陆资能在台湾登陆时,台资也能在大陆更广泛地进行投资。我们希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发展人民幣服务时,能担当比较关键、有用的角色。

  另一方面是有关旅游。长期以来,大陆、台湾、香港,都是两岸三地人民希望能多游览的地方。在CEPA补充协议六中,北京当局已允许內地赴台湾的旅行团在行程中入境並逗留香港。我们希望更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工作,希望能爭取到香港的旅行社能够在內地经营赴台的业务,以及积极研究进一步发展「一程多站」的航空旅游和邮轮旅游。香港现在正兴建邮轮码头,希望几年后能成为区內的邮轮旅游总部。

  总的来说,在过去这些年,特別是在过去一年多,香港与台湾之间的交流、在政策层面的定位都有了非常重要的改变。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港台关係,主要是看时机。我们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存在,並好好利用这些条件。

总结
--

  在这里,我要为大家总结三点:第一,就是在二○○五年,连战主席代表中国国民党访问大陆,开展了新的一页,在两岸关係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去年台湾大选后,两岸关係的局面更提升了一步──两岸开始了「三通」。香港能掌握这歷史的机遇──这就是「天时」。

  第二方面,在过去一年多,我们共同见证到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了香港、大陆、台湾。但是,我们也共同见证到两岸三地的政府都有储备,三地的企业也应付得不错。现在,我们共同目睹的是三地没有一间银行倒闭;三地的经济已开始稳定下来──这就是我们共同面对的「地利」。

  最后谈到「人和」。我认为既然香港与台湾两地的领导层、香港与台湾的企业,现在都有充分的意愿共同合作,我们已经有政策、有决定需要建立台港之间的沟通合作平台──这就是我们能够共同掌握的「人和」。对香港与台湾之间今后、下一步的歷史发展,「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已经存在。所以Susie,我非常感谢、也欢迎你们在香港多安排这类论坛,將两岸三地、两岸四地的政治人物、学者、官员与研究机构都共聚一堂,共同努力,发挥我们的想像力,为香港、台湾、內地都同一条心,来推动歷史的机遇,变成新的事实。谢谢各位。

2009年11月2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