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词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以下为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罗智光今日(六月十一日)在广西南寧出席「第五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时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加强人居领域合作   共创美好人居环境
          ──────────────────  

尊敬的车荣褔书记、崔秘书长、各位出席论坛的市长和副市长门、各位特区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引言
──

  改革开放三十年,市民生活质素有显著的提升。三十年前,交通不像现在般方便。但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让来自「9+2」的朋友们,於咫尺之间就可以滙集广西出席市长论坛。大家今天能享受经济繁荣的成果,国家明確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政策是功不可没的。

  在二十一世纪,透过区域共融和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区域融合亦带来不少挑战,比如环境污染、气候转变等。要促进经济发展又同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以人为本,加强人居领域合作,创造美好人居环境能提升社会整体竞爭力,也可以改善民眾生活质素,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泛珠各省区要打造成为国家发展的模范区域,有必要加强人居领域合作。要做到这点,政府推出的政策需具备以下重要元素:

(1) 具前瞻性
(2) 以人为本

政策需具前瞻性
───────

  要加强人居领域合作,首先政府政策需具前瞻性。

  泛珠各省区有自身的特色和发展优势,但仍需要庞大交通脉络贯通,才能开拓发展空间,同时减少区域发展过度集中所引致的问题。

  有见及此,香港和邻近地区一直积极就中长期发展策划,例如构建「一小时生活圈」,促进区域人流、物流,目標是希望能与其他省区的交通网作无缝连接,创造多点时间,享受生活。大型基建项目如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相继兴建,为打造人居领域合作提供良好的硬件配套。

  就港珠澳大桥的工程,粤港澳三地政府已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並已在去年底提交中央审批。港珠澳大桥主桥的初步设计已於今年展开,而香港立法会亦已通过拨款用作设计和建造大桥主体工程。大桥的落成会进一步扩大泛珠省区的交通运输联网。至於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规划工作现在亦正全力推展中。铁路完成后,將会把香港和內地的国家高速铁路网连系起来,令各地市民可更方便快捷地来往珠三角区域的城镇之间。

  在构建理想的「一小时生活圈」时,我们经过不同层次的协调商討。大家都认为应全力做好基建,配合富弹性政策,就整个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蓝图作审慎策划,避免以各自边界自限,是加强人居领域合作不二之门。这样亦容许各省区联合解决中长期可能面对的挑战。

以人为本
────

  政府的政策要以人为本。

  环境污染,无分地域。透过以人为本的人居领域合作项目,推动绿色经济,不但能减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生活环境,亦能提升社会生產力。

  以粤港合作为例,二○○八年所举行的第十一次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上,香港特区与广东省政府同意共同制订发展策略,打造一个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並通过开拓绿色科技,发展绿色经济,全面提升地区的竞爭力。

  香港一方面协助引进国际资金,转介管理经验及制度;另一面亦转移外地先进的节能、减排、清洁生產及清洁能源技术,促进环保创新科研,並结合到经济和產业结构当中。

  「优质生活圈」的构建取得良好成效,例如粤港两地政府於二○○三年共同制订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成立了区域空气监控网络,从源头解决区域性空气污染问题。

  此外,我们亦联同广东省推出了一个为期五年的 「清洁生產伙伴计划」,鼓励和协助珠三角区域內五万六千多家港资工厂採用清洁生產技术,以减少排放空气污染物。

  建立和维持美好人居环境需要政策配合,泛珠各省区只要愿意制订较全面环保和持续发展策略,以人为本,是可以达致环境保护及经济效益两者兼容並存的双贏局面。

总结
──

  加强人居领域合作,共创美好人居环境是每个省区市的共同责任。政府的政策需以具前瞻性的眼光构思,和本著以人为本的方针推行。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共同为构建下一代理想的生活努力,以泛珠城市合作为基础,共创美好人居环境! 谢谢。

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罗智光今日(六月十一日)出席在广西南寧举行的「第五届泛珠三角省会(首府)城巿巿长论坛」。图示罗智光在参加论坛后与南寧巿委书记车荣福会面时,双方交换礼物。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在南寧出席泛珠三角论坛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罗智光今日(六月十一日)出席在广西南寧举行的「第五届泛珠三角省会(首府)城巿巿长论坛」。图示罗智光在参加论坛后与南寧巿委书记车荣福会面时,双方交换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