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港台经济合作的趋势与机会」研討会演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早(二月十日)出席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办、政制及內地事务局赞助的「港台经济合作的趋势与机会」研討会。以下是他的演辞全文: 唐(伟章)校长、陈(文鸿)博士、(刘)乃强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我首先代表特区政府特別的欢迎从台湾来的学者和研究院的同事。我们非常高兴今天能在香港欢迎你们。说回来,今天这个场合,我应当从二○○五年你们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访问北京那一天说起。我们当年有机会在香港欢迎连主席和他的访问团,也见证到他们跟中央的领导层在大陆、在北京歷史性的握手,揭开两岸关係新的一页。 在过去四年,特区政府也按照两岸关係逐步提升,加强与台湾的连繫与交流。蓝营和绿营两大阵营的政治人物—立法委员、市议员、市长等,我们都非常欢迎他们来香港访问。我们也决定应从经贸这层面特別推动加强香港与台湾的关係。因此,今次这个「港台经济合作的趋势与机会」研討会是非常恰当的。 谈到香港与台湾的经贸关係,我有一点看法可与你们分享。香港与台湾的经贸关係非常重要,也非常紧密。台湾是香港第四大贸易伙伴,在一九九七年港台方面的双边贸易总额是一千六百亿港元。到了二○○七年贸易总额已增长到二千六百亿港元。自回归以来,港台之间的贸易有显著的增长。 多年来香港有许多人研究两岸「三通」对香港的影响,特区政府一直都意识到「三通」总有一天会实现。「三通」提出来已经三十年,这三十年也適逢內地改革开放,现在改革开放有成果、有基础来推动「三通」。香港不少企业,我们企业当中的朋友,提醒特区政府,「三通」实行以后会影响香港的转口贸易、旅游和航运,我们对这些都很清楚。但特区政府对「三通」的看法是「完全欢迎」,非常支持的,因为我们认为落实「三通」对两岸关係,对「四地」这经济体的增长,能带来新的机遇。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只要两岸的企业能相互多投资,经济发展起来,那对香港的国际地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对提升我们各个服务行业必然有好处,必然有帮助,特別是大陆和台湾的企业在两岸有新的投资,它们成功以后,我们希望,我们也有信心能够爭取到你们多来香港上市,来加入我们的金融市场。 目前两岸都在面对金融海啸,但我注意到无论是大陆、香港、台湾的政府与金融机构,都有较好的条件面对这新的挑战。三地的政府都有较丰厚的储备,我们的银行在过去几年也相对地较为审慎的投资。当然面对令全球经济逆转的金融海啸,我们需要沉著应战。 我希望特別提一提的是,二○○三年七月香港与北京签订了CEPA(即《內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这是一套自由贸易的安排,订定这套安排的基础是,香港与北京都同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在香港「一国两制」的安排下,在一九九七年回归以后,香港仍能维持WTO成员的身分,也因为有这基础,我们在「一国两制」之下有新的发展空间。在一九九○年订立《基本法》的时候,没有人想过一九九七年以后香港与大陆能有这样的一套安排,而这套安排令国际企业对香港另眼相看。在二○○七年年底,在香港成立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的国际企业总共有三千九百家,比起一九九七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五;比二○○三年CEPA签订以后,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 我希望跟从台湾来的教授、朋友们,特別提及一下,香港是非常欢迎台湾的企业来投资、成立公司的,因为只要你们在香港登记成为公司,只要有一段时间在香港做生意,你们就能受惠於我们跟大陆的CEPA安排。 其实,台湾在香港的投资也不少。你们是我们外来投资的十大经济体其中之一。一九九八年,台湾企业在香港的投资有九十亿港元;到二○○七年,已经增加到四百亿港元的投资,增幅不错。 台湾在香港成立的地区办事处与总部,总共有大概一百八十家,也是我们外来投资公司的重要成分。我希望特別一提的是,最近有了新的发展。去年我们与大陆签订了CEPA V,CEPA第五份的补充协议。根据CEPA V,香港的专业人士、香港的服务行业能在广东省开放他们的业务。我们跟北京的协议就是,在广东可以「先行先试」某些服务行业。对大陆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工业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所以现在对他们来说,新的发展就是提升服务业。香港有条件跟內地相辅相成、相互推动。今年一月,北京也发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套《纲要》容许广东、香港、澳门按照「一国两制」的规定,按照CEPA的基础,进一步发展三地经济体的相互合作,所以台湾的朋友们、台湾的企业,我们在未来这几年非常欢迎你们进一步加入及推动大珠三角的发展。这必然会是「多贏」的局面。 为着迎接「三通」的来临,特区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香港贸易发展局已在台北成立办事处,並於去年十月开始运作。这是第一次香港的法定机构、半官方的机构在台湾成立办事处。这本身就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说明香港非常看重与台湾的经贸合作。 第二方面,我们也希望在民间、在企业层面加强香港跟台湾的连繫,所以我们正在推动香港商界成立「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去年台湾的江炳坤先生访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接见他的时候,提出了我们成立双边的合作委员会—我们在香港成立「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你们在台湾也成立一个「台湾-香港商贸合作委员会」。现在我们与台湾方面正在跟进这一套的想法与理念,希望在短期內能成立这双边合作委员会。 第三方面,我希望一提的是,每年有不少台湾人士来港经商旅游,有二百二十万;香港的人口较台湾少,只有七百万人口,而每年我们到台湾经商旅游的人士,大概有三十多万。为了方便你们今后来香港,香港的入境处从今年一月开始放宽了网上电子签证的安排。以前每次签证只是一个月只可申请两次,今后一个月內没有申请的限制,大家可以隨便的在方便的时候就来香港访问。 今天来到理工大学,我也应当提一提香港跟台湾的学术交流。今天两岸的学者聚首一堂,为香港与台湾的经贸合作提出宝贵的意见,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现在特区政府的政策目標是香港的年青一辈应有百分之六十有机会上大学,唸文凭课程以至爭取拿学位。这百分之六十的目標我们已基本达到了,但我们也希望多利用香港这国际城市来推动香港成为一个区域教育枢纽。我们跟台湾的大学、台湾的学者们能多交流、多合作,这对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区內的教育枢纽一定有帮助。每年我们不同的大学跟台湾的大学都有交换生的安排,我看这几年是不断有增加。从香港到台湾唸书的年青人也不少,有人告诉我每年约有一千人。我们香港年青的一代到台湾就靠你们好好的照顾。 我们今天能在这里共同研究经贸合作的议题,是个重要的开始。校长,我希望今后大家研究的问题不限於经贸,文化的、不同的学术研究的特別课题,我们都共同推动,这对加强香港、台湾,两岸四地的关係必然有帮助。只要两岸人民多些互相了解,任何困难的、歷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都能解决。
最后,我衷心祝愿你们今天的研討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出席「港台经济合作的趋势与机会」研討会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早(二月十日)出席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办,政制及內地事务局赞助的「港台经济合作的趋势与机会」研討会。图示林瑞麟於研討会上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