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出席两岸四地大学生研討会开幕礼(只有中文)(附图) |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七月二十二日)上午出席「龙愿」—— 两岸四地大学生陕港澳歷史文化交流团暨「零八北京奥运与民族命运」研討会开幕典礼,以下为他以「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梦想」为题的致辞全文: 莫(锦强)副部长、邓(?骏)主席、各位来自两岸四地的朋友们: 今天参加这个两岸四地的交流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你们令我想起我在七十年代唸大学时的生活。在一九七六年,我也是第一次离开香港,代表香港大学到外地打羽毛球,是四国大学的邀请赛。在唸大学的时候能有机会到外地走一走、看一看,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知道今次从內地、从澳门、从台湾来了百多位同学,与香港的同学合起来就有两百多位。我先代表香港特区政府欢迎来自內地、台湾及澳门的同学,我们很高兴能够欢迎你们,能够让你们在香港走一走、看一看。 今天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三个信息。第一,时代的巨轮、歷史的进程不断在前进。第二,我们面对未来,前面往往看不清楚,但是未来总是有希望的。第三,我们参与任何社会活动,应当努力凝聚团结的力量。
歷史巨轮在不断滚动 大概三年前,在二○○五年,香港接待了连战先生,接?他到內地访问,为两岸合作揭开了新的局面。我认为当年在北京、在台湾,两岸的领导人都作了歷史性的判断,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改变了歷史的方向。接下来的三年,香港市民非常密切留意台湾岛內的政治局面。三月举行的台湾大选发生了另一次歷史性的大变,国民党重新执政,在香港的朋友替台湾的同胞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看到过去八年的局面实在是越来越困难。在五月,吴伯雄先生以国民党主席的身分访问內地,两党再一次握手,將歷史的巨轮再向前推进,使两岸的关係面貌一新。歷史的改变不止於两岸之间,在过去三年,香港也在不断地、默默地推动与台湾之间更紧密的交流。我们是蓝营、绿营,两营的立法委员、市长,其他的政治人物都欢迎的,就像你们来香港交流一样,参加研討会,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上星期江炳坤先生私人访问香港,行政长官在礼宾府欢迎他,跟他交流意见。香港特区政府也藉此机会提出了两点: (二)我们构想成立「香港/台湾经济合作委员会」,以企业的代表为主,可以包括香港的企业,也包括台湾公司在香港投资的代表。台湾是香港第四大贸易伙伴,香港跟主要的贸易伙伴,例如美国、欧盟、日本,也设有这类的民间性质的、由企业主导的委员会,来推动与主要的市场的经贸关係。在过去数年,两岸关係改变了,香港跟台湾的关係也更密切。
未来总是有希望的 至於第二个信息,对於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將来永远是有点陌生、有风险。但我相信我们香港人以至台湾和內地的同胞,都会认为「將来」代表机遇、有「危」就有「机」。我们在八十年代面对香港九七回归的大问题,歷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曾经非常忧虑。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一九八四年以后才出生的?大部分。一九八四年对香港人来说是重要的一年。那年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有关香港將来的联合声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北京对香港的长远方针政策,就在两国政府签署的协定內。但在八十年代香港有很大的移民潮。台湾不是经常有人移民美国吗?现在还有吗?在內地,现在也有许多学生往外地唸书。但当年香港,有许多人对九七以后没有完全的信心,他们就迁移到海外。在九十年代初移民潮的高峰期,一年有四万港人移民到加拿大。但在九七之前香港市民看到「一国两制」是真的能落实的,香港能维持繁荣与稳定,港人移民也渐渐回流。九七以后,每年申请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不到二千人。这是对香港未来有信心的最佳明证。 时代不断在变,九七以后我们却遇到另外的挑战和风险。本来在九七以前有许多人担心九七以后香港的政治,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法治的地方是否还能维持。但这些完全不成问题,九七以后,香港的这些制度继续。但是金融风暴来了,你们在台湾、在澳门、在內地,都受到这「风暴」不同程度的影响。 香港受这金融风暴的影响长达六年,一九九七年至二○○三年,后来还有「SARS」。我五十多年来从未见过香港人经歷这样艰难的日子。但香港人身处福地,往后有了新的机遇。二○○三年我们与北京签订了《內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CEPA),也有「个人游」,成功推动香港经济的发展。在过去五年,二○○三至二○○八年,香港的经济重新增长起来,现在的情况比起回归初期的几年已经好得多,失业率从最高的百分之八,回落至现在的百分之三点三。CEPA对香港是重要的,它改变了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的观感,他们希望透过香港人打进內地市场。从一九九七年至二○○七年的十年间,国际企业来香港成立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不断增加。在二○○七年,这些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总共有三千九百家,比起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初期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五;比起二○○三年「SARS」完结时,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现在两岸关係提升,台湾跟內地的经贸关係也得到发展。 第三个机遇我要一提的,就是两岸「三通」的影响。在两岸商討以后,商务包机已经通航,两岸「三通」指日可待。有不少经济分析员和企业家提到「三通」以后,香港可能在物流、转口贸易、航运和旅游方面受到衝击,会有一点退损,但是我相信这些影响会很有限。因为在战后数十年,香港信奉的是国际间的竞爭(We believe in competition),竞爭越高,我们越强。我们也希望台湾的企业能在內地发展起来,而內地的资金也能进入台湾的市场。两岸的企业发展起来,成功了会去哪儿?就是来香港的股票市场上市。这会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亚洲区內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二○○七年,伦敦市法团(City of London)发表了一项调查报告,认为伦敦是全世界佔首位的金融中心,其次是纽约,第三位是香港。所以我们很欢迎內地、台湾和澳门的企业今后都来香港上市。「三通」是一个机遇,所以我说,未来永远都是有希望的。
参与社会活动、凝聚团结力量 你们这次来香港、到內地、到澳门访问,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活动。在过去几个月,我们在香港推动了两件事:第一件在五月份,奥运圣火燃到香港。香港人很自发地支持这次运动,几十万人夹道欢迎,我们看到大家共同分享对奥运的期待与兴奋。但在不久之后,四川发生大地震,我们跟內地的同胞一样感到悲痛。在过去两个月,香港市民和香港社会齐心支持賑灾,也支持四川的重建。上星期在香港的立法会,我们获得不同党派的议员的支持,通过拨款二十亿元支持重建工作的第一阶段。我们估计香港社会参与重建的官方和民间的捐献,將不超过一百亿港元。过去几个月,不论是令我们兴奋的奥运抑或是令我们悲痛的四川大地震,都能凝聚香港社会和香港市民之间的团结力量。 你们这次到香港、到澳门、到陕西访问,看看这几个地方的情况:香港是国际都会;澳门有点像地中海旅游胜地;陕西,包括古都西安,有几千年的文化歷史。我希望交流团的朋友通过这次访问,可以亲身感受到我们共同拥有这几千年的歷史文化。在过去几年,不论是杨利伟升空,或是举办二○○八年奥运,其实都是在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所以,我借用奥运的口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梦想」。 谢谢各位。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出席两岸四地大学生研討会开幕典礼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七月二十二日)在「龙愿」── 两岸四地大学生陕港澳歷史文化交流团暨「零八北京奥运与民族命运」研討会开幕典礼上,以「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梦想」为题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