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就议员动议辩论《加强港澳合作》议案的致辞全文(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六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曾鈺成议员提出的《加强港澳合作》议案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代主席女士: 在这里我先讲述特区政府关於港澳合作的基本立场,然后听取各位议员的辩论,认为有那些其他两地应该加强合作的地方,我再作进一步回应。 正如曾鈺成议员一样,我是在数十年前第一次跟隨母亲乘坐「大船」前往澳门。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是在天色很昏暗的情况下出海。母亲带我到栏杆前观看海浪,还给我一毛钱,让我拋到海中,说会带给我好运。我的祖父是从中山移居澳门的,所以在五十年代我几岁大的时候,还有些亲戚在澳门居住。我们抵达码头时已天亮了,码头四周都是卖蟹的地方,这情景在香港是见不到的,很是有趣。小时候在亲戚的家留宿,屋內还有阁楼,可以通往瓦面观看街景。
港澳合作背景 港澳两地数十年来关係密切,特区政府在各方面都希望与澳门特区政府加强合作,做到互利双贏。香港先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归祖国,而澳门亦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回归。「一国两制」先后在两地建立起来,彼此的手足情感浓厚。 在二○○六及二○○七年两年期间,香港特区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的对口部门分別有二百六十多次及二百八十多次互访。这些对口部门的关係是数十年来建立起来的。
加强合作机制 在特区政府內,政制及內地事务局担当协调统筹港澳官方联繫的角色。自二○○四年开始,我们与澳门特区政府建立了政策层面的互访计划。在过去数年,澳门特区政府访问团曾经五次到访香港,香港的访问团则有三次访问澳门。我们看到港澳间的沟通和合作层次在可以提升,因此在二○○七年十一月,財政司司长率团访问澳门,港澳两地的行政长官亦原则上同意建立正式的沟通和加强港澳合作的渠道。香港特区的財政司司长在短期內会再度访问澳门,与澳门的经济財政司司长协调,商討如何进一步建立双方合作的机制。 正如曾鈺成议员和张文光议员所强调的一样,香港和澳门的地缘关係很密切,制度亦较相近。香港和澳门两地政府的制度,渊源於西方政府的行政制度,与內地政府的制度各有不同。香港和澳门数十年来建立的合作关係,不论在经贸、司法或旅游方面,我们都有很广泛的可以加强和建立的渠道。 曾鈺成议员特別提到粤港澳三地,我也想谈一谈。汪洋书记到任广东省后,掀起了新的局面。现在不论是港澳、粤港或是粤澳的合作,均已有一个很好的框架,就是《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CEPA)。中央既有与香港,亦有与澳门签订这项安排。在CEPA的框架下,我们有很好的条件可以提出与广东省的关係,例如香港的服务业,能否在广东省內增设试点,至多一些政策范畴至於港澳方面的合作,我们採取实事求是的態度。我们与广东省政府举行的联席会议是很具规模的,在很多范畴都建立了协调小组和专题小组。但与澳门的合作,我们会实事求是先选择某些范畴来开展;至於高层的对话,財政司司长与澳门的经济財政司司长会互相牵头。我相信財政司司长在短期內访问澳门后,会进一步向大家交代。
回应张文光议员的修订动议 入境事务方面,港澳两地居民的互访很频密。二○○七年香港居民前往澳门的有八百万人次,较二○○六年上升了百分之十八。从澳门前往香港的则有六十万人次,亦较二○○六年上升了百分之十二。 在二○○四年九月,为了更方便两地人士往来,港澳两地政府签订了《更方便澳门居民出入境香港》备忘录,让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持有人,如曾鈺成议员所说,只要持申报表便可来港旅游。这措施方便了澳门永久性居民来港。至於曾鈺成议员刚才提到的手续上的实质的困难,香港的入境事务处和它的对口单位是知悉的,双方正商討如何可以进一步方便澳门居民来港,这过程已展开了。 张文光议员特別提到某些个案。代主席女士,我想透过你向张议员表达,我们,特別是入境、边防的部门,和不同的政府 —— 在国际上的及在国內的省、市政府,以及澳门特区政府,都有合作和交流。这些入境部门在合作交流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依法进行出入境管制是对方的事宜。我们在专业上和执法上是互相尊重的,所以亦是互不干预的。我们深信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不论是澳门特区政府抑或是香港特区政府,都是依法办事的。 我可以告诉各位,我们在各方面的司法互助、廉署合作都很积极。 在司法互助方面,我们很着重打击国际间的犯罪活动。在二○○五年,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签订了《移交被判刑人士协议》。协议生效至今,已有二十二名在澳门服刑的香港居民被安排回港服刑,但暂时仍未接获在香港被判刑的澳门居民申请返回澳门服刑。 在廉署合作方面,我们很努力推动反贪污的工作。澳门廉署的同事不时会到访香港的廉署,参加反贪课程,而两地的廉署在执法上亦当然有合作。除了和澳门廉署合作,香港和澳门的廉署与国家监察部及內地的反贪部门亦经常有联繫,交流经验,加强执法合作。我们相信做好廉政工作,对香港和澳门「一国两制」的建立和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很重要的一环。
小结 代主席女士,我先作个小结。多年以来,特区政府的態度很明確,香港和澳门是「两兄弟」,但我们有不同的背景。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而澳门则以娱乐事业为主,近年更提升档次,更加国际化。看到这些发展,我们的態度是很积极的;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在战后数十年均信奉竞爭,竞爭愈大香港就愈进步。在一九九七年前后,很多商界人士曾忧虑香港会否逊色於新加坡、上海。事实是,这些城市愈强,香港在这些城市的投资机会就愈多。大家可以看到,澳门自回归后发展起来,比以前更富裕,香港的各行业可以到那里投资、香港的专业人士以至工人亦可到那里工作,这些全是好事。总的来说,我们认同港澳两地要加强合作、沟通,和在不同范畴创造新的空间。但港澳的合作机制有別於粤港般很有规模的那种合作机制,我相信这个新合作机制是会適合香港和澳门间的工作的。 多谢代主席女士。 完 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