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五次会议在广州举行(附图/附件) |
香港特別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率领的港方代表团,与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率领的粤方代表团,今日(九月十四日)在广州举行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五次会议。 行政长官表示他和朱小丹在第十五次联席会议上,回顾了过去一年粤港合作的工作成果,並定下未来的合作方向。双方均认为《2012年重点工作》內共八十六项的合作项目整体落实进度理想。
推动粤港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今年联席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是推动粤港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广东省已建议率先於二○一四年实现这个目標,並开始编制相关的规划纲要及行动计划。粤港两地政府会全力推动有关工作。双方並於今天会后签署共同推进粤港率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协议。
加快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 为推动加快落实《框架协议》的工作,粤港双方达成共识,同意制定於「十二五」期內加快落实《框架协议》的年度分解工作,並为《框架协议》內的相关內容確立具体目標,推动粤港的全方位合作。这项工作將会是双方首次就推动粤港合作编制综合各合作范畴的多年度工作的路线图及时间表。 有关个別合作范畴的进展和合作方向如下。
商贸合作和广东先行先试措施 商贸方面,粤港双方在过去一年的服务业合作不断深化,《內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安排》)补充协议八广东先行先试措施的实施细则已经制定。刚於今年六月签订的《安排》补充协议九亦为专业服务业增加了多项开放措施,粤港双方將加紧推动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建筑及相关工程方面,现时已有一千四百九十名香港专业人士通过互认取得內地专业资格。同时,已有十八名香港服务提供者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在省內开设独资诊所、门诊部。此外,首间港资独资医院已通过广东省审核,现正由衞生部审批,將有望成为內地首间由外资独资开设的医院。 在企业升级转型方面,粤港两地会继续鼓励及引导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实现转型、提升技术水平。双方亦会进一步加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拓展內销的活动,包括参加「广货北上」活动及「中国加工贸易產品博览会」等,以协助港资企业打入內地市场。特区政府於今年六月推出了十亿港元的专项基金,正是为了鼓励和支援港资企业升级转型、建立品牌,和拓展內销。
金融发展 在金融合作方面,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於本年六月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指数类交易產品和衍生產品;而由恒生证券与广州证券成立的首家合资证券投资諮询公司亦已於上月在广东正式掛牌营业,为两地证券业务合作带来了新模式;最近,有三只实物A股ETF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使香港投资者可间接投资內地股票市场,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 今年粤港跨境人民幣业务亦进展理想,二○一二年首七个月,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幣贸易结算超过14,000亿元人民幣,当中超过百分之二十为粤港人民幣贸易结算交易。其他涉及两地的金融服务也有良好增长,目前,已有五间港资银行获批准在广东省內设立二十七家异地支行及一家村镇银行。此外,截至今年六月底,超过一百三十家广东企业在港上市,七家证券公司、六家基金公司及三家期货公司在港设立的子公司已取得牌照並开展受规管业务。 展望来年,粤港会按照「十二五」规划和《框架协议》所提出的宏观目標,加紧合作,推动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珠三角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金融合作区。
科技合作 创新科技是香港的优势產业之一,为推动这方面的长远发展,並鼓励及推动粤港两地的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双方於二○○四年成立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至今已联合资助超过三十五个科研项目,拨款额超过二亿元。今年的资助计划亦已於八月开始接受申请。此外,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已於今年圆满落实。根据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的產学研基地已建成使用,有关的实验室设施也按计划投入服务。
跨界基础设施 港珠澳大桥工程进展理想,香港口岸的填海工程已於二○一一年年底正式展开,而香港接线的工程亦已於二○一二年五月动工,预计会如期於二○一六年竣工,配合大桥主桥通车。莲塘/香园围新口岸方面,港方新口岸的土地平整及连接路,详细设计工作已在年中完成,工程预计在二○一三年年初开始分阶段展开。粤港双方亦会继续推进广深港高铁的建设,確保工程得以如期完成。
便利往来 便利两地居民互访往来方面,今年两地在交通卡的互联互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香港的八达通已於今年內先后与岭南通及深圳通发行二合一卡,为经常往返两地的民眾提供便利。
口岸通关 为提升管制站的通关效率,入境处已於本年一月起,分阶段在罗湖、落马洲支线、深圳湾、中国客运码头、港澳客轮码头及香港国际机场推出经常访港內地旅客e-道服务。截至二○一二年八月十五日,已有超过二十七万名內地旅客登记使用e-道服务,使用e-道过关的內地旅客达五百一十七万人次,佔整体內地旅客近两成。 此外,文锦渡及落马洲管制站的改善工程进展理想。文锦渡管制站的工程预期於二○一二年內完成,e-道数目將由原来的九个增至十八个。至於落马洲管制站方面,第一阶段(入境)工程將於二○一二年年底完成,而第二阶段(出境)工程预计於二○一三年竣工。待整项工程完成后,落马洲管制站的e-道会由原来二十个增至四十三个。
环保合作 环保合作方面,两地改善空气质素的工作有良好进展。在空气污染物减排工作方面,粤港双方將爭取於年內公布珠三角地区下一阶段的空气污染物减排目標及实施方案,为两地共同推动长远的减排工作提供新的基础。 在推动区內船舶减排方面,粤港两地均认同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为实现珠三角港口可持续发展,把珠三角水域打造成为先进、优质及环保的绿色港口区域,粤港双方已同意就减少大珠三角海域船舶排放(包括远洋船舶於珠三角水域泊岸转油)进行调研,並就相关法规如何配合提出建议。
教育合作 教育合作方面,自今年起六十三所內地高校获准试行对香港学生免试招生,广东省共有十七所高校参与,为香港学生提供更多元及广阔的升学选择。广东省亦会落实广东部分具条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自主考核招收香港学生。同时,两地已把跨境校巴免下车过关检查安排,扩展至落马洲(皇岗)口岸,进一步为学童提供安全及便捷的通关安排。 展望未来,双方会鼓励更多香港高等院校考虑利用创新的模式与广东省教育机构合作;继续推展职业教育合作;跟进深圳港人子弟学校/班试行计划的推行情况,继续推行姊妹学校计划,並探討深化姊妹学校之间的交流;以及加强师资培训,发展双向交流。
文化合作 文化方面,粤港澳三地於二○一二年四月签署《关於合力推动粤剧发展意向书》,进一步推动三地在粤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工作,包括在粤剧人才培训、举办粤剧演出、建立粤剧资料库等方面加强合作。粤港澳三方亦计划举办联合活动,例如「岭南考古成果展」等。
重点合作区域 各个重点合作区域均有良好发展。前海方面,国务院已批覆二十二项《前海政策》,特区政府会配合深圳当局,向香港业界推广《前海政策》及《安排》补充协议九內与前海相关先行先试措施的宣传活动,让香港业界早日掌握前海可提供的机遇。河套方面,港深双方於今年五月举行了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第八次会议,就河套地区的土地规划、空间布局和基建配套等各方面达成共识,制订了建议发展方案。在香港推展的第二阶段公眾参与活动亦已在今年七月完成。南沙方面,穗港双方已就南沙发展方向多次交换意见,而广东省正抓紧编制《南沙规划》的工作。
区域合作规划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內的四个区域合作规划也进展顺利。粤港澳三地已於今年六月完成並发布《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为打造大珠三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提出建议,並订定长远合作方向。而《粤港澳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经已完成,並將会於稍后公布。而《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研究亦预计可於今年內编制完成。《粤港澳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的编制工作亦已展开,並保持紧密沟通。
其他领域 除上述领域外,粤港在旅游、会展服务、交通运输及物流服务、创意產业、检测认证、法律事务、促进贸易投资、医疗、食品安全、社会福利、治安管理、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也稳步推进。
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粤港双方於会后见证了七份合作意向书和协议书,包括:
*粤港共同推动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协议 前六份合作意向书和协议的內容见附录。
第十五次会议 第十五次粤港联席会议由行政长官梁振英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共同主持。出席会议的特区政府官员包括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樑、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张琼瑶、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书长(食物)黎陈芷娟、署理財经事务及库务局常任秘书长(財经事务)甄美薇、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邵善波,以及其他相关官员。会上,林郑月娥、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及双方其他官员,分別匯报了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以来的合作进度及成果。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波和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別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王志民,以特邀嘉宾身分出席会议。 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亦向联席会议提交了报告,交代商务委员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以及未来的工作重点。 完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行政长官出席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五次会议(一) 梁振英(左)与朱小丹(右)在会议前握手。
行政长官出席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五次会议(二) 梁振英(位置)与朱小丹(位置)共同主持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