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香港有宪制基础迈向普选(附图)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八月二十九日)傍晚出席香港律师会举办的座谈会,向与会者介绍《政制发展绿皮书》的內容,並听取他们对此议题的意见。以下是他的发言重点:

  林瑞麟表示,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香港在宪制方面经歷了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现在具备条件,就按照《基本法》达至普选的最终目標,建立共识。

  他指出,首先,《中英联合声明》在一九八四年签署,奠定了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继续繁荣和稳定发展的基石。

  第二,不久之后,前立法局引入局部直选,香港的民主制度开始萌芽。

  第三,一九九○年中央订立《基本法》,並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生效,使香港能够平稳过渡,而所有確保香港成功的重要制度也一一维持不变。

  林瑞麟说,取得这些成就殊不简单,尤其在九七前的过渡期,当时无论在香港或其他地方,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是否可行存有怀疑。

  他说,现在「一国两制」不单只已成功落实,而且在筹备过渡的过程中,我们亦建立了相关的制度,让我们能迈向达至普选的最终目標。这些制度包括:

  第一,香港保持普通法的法治制度,香港的终审权透过终审法院施行。

  第二,透过《基本法》第39条和《香港人权法案条例》,香港的人权获得宪制上和法律上的保障。

  第三,香港特区政府透过实行政治委任制度,提高施政的透明度和问责性。在这制度下,司、局长的任期与提名委任他们的行政长官的任期一致,並获委任为行政会议成员。这安排使所有司、局长都要为他们的政策范畴负上政治责任。

  林瑞麟说,一九九七年回归至今已经十年,现在我们已具备条件开始在社会建立共识,向达至普选的最终目標迈进。

  他表示,行政长官在竞选期间已明確承诺,在未来五年的任期內处理普选的议题。本届政府在七月一日成立后十一天便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绿皮书》)諮询公眾,充分显示要在任期內处理普选问题的决心。

  在达至普选的过程中,以及在制定落实普选的模式时,必须確保符合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及在《基本法》下有关政制发展的四项原则:第一,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第二,有利於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循序渐进;以及第四,適合香港实际情况。

  林瑞麟指出,香港的政制发展须达至普选的最终目標源於《基本法》,而非《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

  他解释说,该公约在一九七六年引申至香港时,加入了保留条文,使《公约》第25条(b)段不適用於香港。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於一九九六年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的照会和《基本法》第39条,该项保留条文在香港特区继续適用。

  但是,中央在一九九○年回应了香港社会的意见,在订定《基本法》时採纳了达至普选为最终目標。因此,在香港落实普选,法律的根源在於《基本法》而不是《公约》。

  林瑞麟续说,要达至普选,必须符合客观的指標和宪制的框架。根据《基本法》的宪制性规定,任何有关选举制度的修订,必须得到三方共识,即立法会三分之二的议员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纳。此外,政府亦希望將来提出的普选方案能获得多数市民的支持。他指出,各大学及智库都有进行独立的民意调查,政府会密切留意民意趋向。

  林瑞麟说,《绿皮书》铺陈了所有关键议题,载列了有关普选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各项选择。政府对於这些议题採取非常开放的態度,並没有既定的立场。

  在普选时间表方面,普选行政长官的选择包括:在二○一二年、二○一七年或在二○一七年之后;而普选立法会的选择则包括:在二○一二年、二○一六年或在二○一六年以后。

  至於行政长官选举提名委员会的组成及人数,相关的建议大致分为三类方案:第一,提名委员会由少於八百人组成;第二,由八百人组成;第三,由多於八百人组成,例如,一千二百人或一千六百人。

  在提名委员会提名后让市民投票选择的行政长官候选人数目,相关的建议亦大致可分为三类方案:第一,十名或以上候选人;第二,最多八名候选人;第三,最多两至四名候选人。

  有关提名委员会和提名程序,根据《基本法》第45条,普选行政长官必须成立一个「具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委员会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候选人参与普选。林瑞麟指出,不少意见认为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界定「民主程序」。

  他表示,在现阶段,社会应先就提名委员会可提名的候选人数目达成共识,使市民能了解他们有份参与的行政长官选举的规模,然后可进一步討论及订定提名程序的细则。

  另一重要议题是如何取缔立法会功能界別选举。这方面的建议亦大致分为三类:第一,地区直选议席取代功能界別议席;第二,保留功能界別议席,但改变选举模式;第三,增加区议会在立法会的议席数目。

  在普选路线图及时间表的討论中,《绿皮书》亦载列了部分人士提出「特首先行、立法会普选隨后」的建议供市民討论。

  林瑞麟指出,只要各方能就上述关键议题达成共识,则普选可期。政府希望在达至普选后,香港社会毋须再为政制问题內耗,以后参与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的候选人可以像西方的参政人士及党派那样,在爭取公眾支持时,把竞选政纲聚焦在改善经济、社会服务和民生事宜上。

  林瑞麟亦就进一步发展政治委任制度作出介绍。他说,除了选举安排的硬件外,香港亦需要发展政治人才的软件。他说,政府准备在今年內提出建议,增设两层政治委任官员,包括可以在立法会大会上代表政府发言的副局长,以及协助主要官员联繫社区组织的局长助理。常任秘书长的制度会予以保留,以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来维持政府部门运作的连贯性。

  林瑞麟说,政府有决心推动处理普选的问题,为未来数十年的政制发展奠定基础。他强调社会各界学习建立共识,对达至普选的目標至为重要。

  他指出,在二○○三年区议会选举中,有一百万选民投票,投票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四。在二○○四年立法会选举中,有一百七十万选民投票,投票率是百分之五十五点六。他说,这些纪录显示香港社会的公民意识有所提升。然而,就政制发展而言,香港的政党在两方面仍有可以爭取进步的空间。首先,本港政党的党员人数普遍不多。其次,部分政党需要学习在重要的议题上与政见不同的人士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林瑞麟说,二○○五年社会上未能就政制发展取得共识,致使香港平白错失了在二○○七年和二○○八年进一步迈向民主的机会。展望未来,他希望不同界別能够就迈向普选凝聚共识,使香港的民主制度能按照《基本法》有所进步。

2007年8月29日(星期三)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八月二十九日)傍晚出席香港律师会举办的座谈会,向与会者介绍《政制发展绿皮书》的內容,並听取他们对此议题的意见。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香港有宪制基础迈向普选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八月二十九日)傍晚出席香港律师会举办的座谈会,向与会者介绍《政制发展绿皮书》的內容,並听取他们对此议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