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政制发展绿皮书》记者会谈话內容

  以下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和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七月十一日)下午在中区政府合署新翼会议厅,就《政制发展绿皮书》会见新闻界的谈话內容(中文部分):

记者:这个《政制发展绿皮书》,刚才你在立法会时说政府没有特別的、预定的取向,但其实《绿皮书》並没有实质的建议给市民,很多都只是供人选择二○一二年,二○一七年或以后,或者是800人的选举委员会,或是1200、1600人的选举委员会,市民就「剔、剔、剔」,「剔」完这些选择之后,你可以糅合到甚么结果出来呢?特首向中央报告时,除了报告市民选择了这个年份或人数之外,提名委员会的提名究竟是如何成立,如何去除功能组別的这些建议等,政府最后如何能糅合出来呢?

政务司司长:其实你这个问题,正正是我们今次《绿皮书》为甚么要这样写。因为政制的討论在社会上已有相当基础,我们並不是今日才开始討论,除了策发会的20个月,其实社会上已討论了数年,所以我们认为市民对於这个课题,已经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因此,在过去20个月策发会的討论和社会团体给予我们的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將双普选这问题,首先划上一个框框,就是在《基本法》下,要修改附件一和附件二的框框。划上这个框框后,当中有几个很关键性的问题。第一,是时间;第二,就是路线图。路线图包括行政长官选举中要考虑和討论哪几个环节,如选举委员会的组成等。所以我们今次將这几个核心问题或关键性的问题拿出来,然后具体地諮询市民,你认为时间表该如何呢?提名委员会又该由多少人组成呢?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市民提供意见,例如「民主程序」该如何呢?我们採取这个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准確地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和全面的討论供市民参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准绳地衡量市民在諮询时所表达的意见。

记者:想问在green paper里,有关行政长官选举的提问程序中,尤其是讲民主程序这方面,政府在green paper內是留白的。我想知道,其实在社会上对此事都有很大的爭议,到最后其实政府...好似上月底在策发会中,有委员也提过最后是否要提呈人大释法才可解决这问题。究竟现在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留白,日后会如何处理?

政务司司长:《绿皮书》就民主程序是写明政府目前並没有方案的,但我们亦写了社会在这方面是有几个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意见在《绿皮书》中已列明,所以我不在这里重覆。巿民就这一个环节相当之关心,亦会有很多意见。所以,我们现在的提法,正是让巿民有充分的空间去表达他们的意见。我们不想扼杀任何的討论空间。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司长我补充一下,我觉得你说我们留白是不完全对的,虽然特区政府就如何落实民主程序目前是持开放的態度,但在过去这段日子我们所收到的意见,我们已全数向大家交代,例如有二十二位立法会议员提议一千二百人的提名委员会,有五十个人提名便足够过提名门槛入局。亦有另外一些党派例如民建联,说成立提名委员会后,经过民主程序提出不少於两个候选人,这个我们又交代了。所以这些方案,全部大家也可以进一步討论的,但在这一个阶段,我们没有一个定案是让大家有机会討论一下,去糅合一下,及在这一个阶段无须忧虑或揣测我们需要或不需要去做人大《基本法》的释法,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机会及空间决定如何修订《基本法》附件一。修订了的时候,有三分二的议员支持,有行政长官同意,有中央认可,这便合乎《基本法》。

记者:我想请教一些关於民意的问题。你提及有几个关键的问题,如果以行政长官选举作为一个例子,其实你每个关键问题都有三类的方案,三个关键问题有三类方案即总共提出了九类方案,日后如果你们糅合终极方案时,是否会就九类方案的每一类都作一个民意调查,选最高的放在终极方案內,还是会先筛选最低支持率的那个,之后再將另两个进行諮询呢?因为其实行政长官竞选期间讲过终极方案要达到六成民意,而不是个別小的方案要达到六成民意,那究竟是选最高(支持率)那个还是一定需要六成才包括在终极方案內呢?

政务司司长:在三个月的諮询期间,我们很希望能够透过政府促进社会就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可以以包容、诚恳、开放的態度去討论,之后再评估到底社会上有多大共识。我很相信,社会上有很多民意调查的机构,无论是学者或其他机构都相当具可信性,所以我们这个写法可以方便他们就这些问题去个別作民意调查,我们会参考这些机构的民意调查,但是我们不可能会很科学地说,百分之五十九或百分之五十二的支持率就不能接受,我们会参考,但不会呆板的说多少比率才接受或多少比率就不接受。考虑一个方案时,我们要考虑到除了有社会广泛支持之外,我们还要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的支持,亦要得到行政长官的同意和中央政府会否接纳。我们当然希望社会用一个包容、积极的態度去討论,可以让我们有条件糅合一个主流方案。

记者:想跟进提名方式那方面,你们都承认有留白,又说里面有些方案提了出来,我们看到那些方案主要是说关於那些提名门槛是多少?如果你们想市民討论何谓符合《基本法》的要求,即是行政长官候选人的提名是要由提名委员会提出,这一方面,可能市民真的不是太清楚你们想他们討论些甚么,可否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说你们是否想市民討论一下,如果行政长官候选人拿到超过提名门槛的那个提名,那算不算是得到提名委员会的提名,定抑或是要在之上再加一些譬如是筛选,或是整个提名委员会去投一次票说不反对,或是用这一个標准作为决定提名门槛应该高或是低,可能市民真的不知道你们想他们討论些甚么?

政务司司长:刚才林局长已经解释了我们是没有留白的,政府没有一个具体的取向,但是我们罗列了我们收到的一些意见,以及应该怎样討论;再加上我们有一段是去諮询市民,应该有多少个候选人是比较適合,是二至四个、八个或是十个呢?这些都是很大程度上给市民有一个空间去討论,民主程序及门槛的问题是手牵手的,我们希望市民有最大的討论空间,亦不想扼杀任何人在这方面的討论。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我只想补充一句,司长,正如司长所说,我们是认为市民最容易理解这方面的问题,就是他们决定这个提名委员会应该提多少人出来做候选人,大家就提名多少人,有了共识,那我们就大家再商量定一套甚么的民主程序,怎样去立法,这样是最直接了当的。

记者:对不起,答不到我的问题,这与《基本法》的规定有甚么关係?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到有朝一日大家都知道,共识是应该提多少人出来,不超过多少人,然后大家要商量怎样修订《基本法》附件一,怎样定夺这个民主程序细则是甚么,这样便得了。

记者:我想澄清,那是否达到了提名门槛就叫做得到提名委员会的提名?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这个便是正正大家要商量的。

记者:○五年的政改方案,其实是得到六成市民的支持,但最后仍得不到立法会三分之二的支持。现在你糅合了这主流方案后,政府会如何爭取立法会三分之二的支持?会否害怕再重蹈到○五年政改方案的覆辙?

政务司司长:我刚才说过,任何方案不单是有市民广泛的支持便足够,我们要掌握、评估一下立法会有否三分之二的支持,再加上中央政府会不会接纳。各方面的考虑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希望透过三个月的諮询,社会能够通过包容、开放的討论,收窄一些分歧,让政府有条件制订这主流方案。

记者:我想问一个个人的问题。今日你是第一次为政府就政改问题披甲上阵,以往你都不是负责这事。刚才有些议员话说你今日並不太「背得熟书」,其实你的心情如何﹖一个这么具爭议性大的课题,你有否考虑过,如果搞得不好的话,对你更上一层楼会不会有影响﹖

政务司司长:对於达至《基本法》里所赋予香港人的双普选,即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最终达至普选,我们很希望在这一届政府任期內尽快完成,一方面可以解决在社会上扰攘多年的问题,以便聚焦在经济、民生这些范畴,不要太过內耗精力討论政制发展;另一方面,亦可以让政局的发展更平稳。我作为政务司司长是责无旁贷,所以我很乐意在这范围內继续为市民服务。

记者:今早民主党有些议员透露你与他们有过会面,谈论政制《绿皮书》的问题;其他泛民主派的政党很多都说你没有见过他们。为甚么你在泛民主派內只挑选民主党一个政党去见面?是不是一个离间或分化的政策,透过亲疏有別,甚至枱底交易,以爭取民主党在立法会的几票,令到最终政改方案可以取得在立法会的三分之二的支持?

政务司司长:我作为新上任的政务司司长,很着重透过沟通,与立法会及其他各界人士增强合作和合作空间。所以作为新上任的政务司司长,我会邀约许多团体包括政党会面,今天刚好约了民主党,这是巧合。

记者: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这个《绿皮书》諮询三个月之內真是达不到一个共识的方案,政府会否愿意继续展开第二期或第三期的諮询?现阶段是否肯承诺市民,我们即將来临的二○一二年的政制发展是一定不会原地踏步?

政务司司长:我们很希望在这三个月的时间,社会能够诚恳、包容、积极地討论政制发展的模式,最终达到双普选的主流方案。我不想去揣测,如果没有共识便如何?我觉得每一个市民都应该採取一个正面的態度,包容的態度,求同存异的態度,去共同努力、糅合,让政府有空间、有条件去组合一个主流方案。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我补充一点,其实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向前看,我们应该尽量积极,今次特区政府將所有最关键的问题,全部舖排出来,是同市民交代,与政党希望大家有商有量將这件事办成。在五年前我刚刚上任做上一任的局长的时候,民主党的议员在立法会曾经问我,如果我们现在不可以说普选的时间表,可否先说说路线图呢?不可以说路线图,可否先拿些普选模式的方案出来商量一下呢?今日三方面都提到了,所以现在是政党、是议员、是立法会和政府大家共同努力,为香港市民要办成这件事,態度应该是这样的。

记者:我想问清楚,其实你给了市民这么多的选择,你可否清楚向市民交代,究竟你最终是以甚么原则去糅合一个方案来,是否很多市民选择二○一二时,很多市民选择二○一七时,政府便会將二○一二的方案提交予中央,向中央说这便是香港人的选择。同时,你刚才很注重地说,中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在你公布这《绿皮书》之前,有否徵询过中央的意见,即中央觉得基本上这些选择是他们可以接受?

政务司司长:在《绿皮书》中,我们將几个重要的环节独立地列出来,给市民討论。当然,我们在这三个月內会带领这个討论,促进社会上不同团体、不同阶层、区议会、立法会各方面去討论。正如刚才林局长所说,大家的態度应该是正面、积极、开放及包容。这样,社会才会达成共识,否则,双普选这问题便会无完地爭抝下去。我觉得这不是市民所想,亦对社会无益。我很希望能尽快达到这个目標。

  对於你问如何去糅合这个方案,正如我刚才所说,要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要得到中央的支持和接纳,要符合《基本法》第45条及68条。在这些条件下,我们把明显地违反《基本法》的东西剔除了。其他的方案,大家不妨討论。《绿皮书》採取开放的模式,我们看不出中央对这个方式和內容,有任何不同意。

记者:你在立法会说过你不会揣测三个月之后有否主流方案,但你其实希望大家可以做到;这个希望能否代表你有没有信心去达到这个目的?有否担心最终徒劳无功?

政务司司长: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带领这个討论,我们也会用许多时间和心思去社会不同阶层、组织,包括立法会、区议会等等,去促进这个討论。正如我们多番强调的,大家应该以积极、正面、包容的態度去討论。

记者:上上任司长曾荫权那次首先带领政制討论时,形容自己是「饮香港水,流香港血」,上任司长许仕仁说就要向立法会议员「乞票」,那你现在要领军去带领《政制发展绿皮书》,你的心情如何?你怎样去做好这个工作呢?

政务司司长:我一定会「做好呢份工」。我认为要「做好呢份工」,最重要是有一个积极、包容、诚恳的態度,所以我很相信其实巿民是很希望就双普选尽快有一个共识,能够有一个方案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的支持,得到行政长官的同意,及中央政府的接纳。我们现在这样的做法是以民为本。

记者:相信很多市民都关注,究竟这个政改討论在糅合方案时,市民有多少say(话事权),抑或其实中央政府的say(话事权)较大?我想问,在糅合方案时,中央政府扮演的角色,是和你们一起去討论方案如何糅合,还是最后方向是对你们糅合的方案作一个否决,或者是接纳的一个决定呢?我想了解中央的角色是甚么。

政务司司长:其实,在我们糅合了主流方案后,第一关要过的就是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通过。立法会议员其实是选民选出来的代言人,如果在立法会得到三分之二通过,基本上可以说香港市民大多数都支持。特区政府在有条件糅合主流方案时,必须要作一个全面评估,要评估(方案)是否得到大多数市民的支持、(立法会)三分之二(的支持)、行政长官的同意,以及中央会接纳。

记者:你怎样看我们整个未来的普选?这是一个「两步曲」,香港的选民选了后,还要中央实质任命我们的行政长官,但是,今次整个《绿皮书》没有諮询到一个精神,假如或者一个可能性,就是中央对於香港人选出的行政长官不接纳或者有意见,特区政府会在这个过程里扮演一个甚么桥樑?在未来的三个月,还是后的阶段才去处理这个问题?

政务司司长:行政长官最后要得到中央政府的任命,这个任命是一个实质的任命,不是一个形式上的任命,我们要对香港的选民有一定的信心,他们在投票选举的时候,会选出一位合適的人选。

记者:刚才已经有其他行家问过这个问题,其实很想知道政府在最后糅合一个方案的时候,会凭甚么標准去糅合?你刚才的答案重新强调市民要用一个包容、诚恳的態度,希望可以达成共识,其实作为一个市民,听了你的答案后,都仍然不太明白到底政府会怎样去糅合,想再请教你多一次,可否正面些或具体些,政府在收取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后,到底会怎样去糅合呢?是否意见多就会贏?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我们在过去几个月,自行政长官参选期间,已经讲了一些很客观的標准来量度任何一套建议,到底有没有成事的机会。所以正如刚才司长所说,我们要量度到大部分的市民是支持的,例如各大传媒机构或大学所做的民调显示,有百分之六十的市民支持某一套方案,然后我们亦掌握立法会的脉搏,到底有没有机会可以爭取到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某一个方案呢?在糅合的过程里,特区政府会不断耳听八方和掌握民情,我们亦要做一个判断,到底哪一类的糅合方案有机会成事;但成事的客观准则是很清楚的。所以在这几个月,大家儘管自由地表达意见,相信你们传媒和大学的学者都会不断帮助我们跟进市民的意见,这个互动的过程其实很有建设性,我相信会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尝试將一套意见糅合。

记者:想请问,其实今次有没有指示,所有司局长都要一齐总动员去推销这份《绿皮书》。同时如果有的话,那样全民皆兵,是否其实都想发挥到新班子的团队精神呢?

政务司司长:今日在立法会,你见到这个新班子基本上全部出席,这是新一届班子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我们会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在日后的諮询过程中,我们都会彰显团队精神,大家一齐去促进、便利这个討论。

记者:司长,你刚才说你在筛选不同方案时,会將有些明显违反《基本法》的方案筛选出来,即是不包括在《绿皮书》內;但在提名委员会少於八百人方面你却写了出来,譬如六十个立法会议员组成的提名委员会,请问这会不会违反了《基本法》內行政主导的原则?其后你又说立法会普选方面保留功能界別,即第二类方案;这方案其实与《基本法》有所违反?对於未来的糅合出来的方案,你自己有多大信心可以得到三分之二立法会议员支持、中央支持和六成市民支持?

政务司司长:我们首先將明显违反(《基本法》)的剔除掉,即是说,譬如两院制,或者不需要成立提名委员会,这明显违反《基本法》,我们便把它剔除,其他的一些建议,如果不是明显违反《基本法》,我们会把它写进去,让公眾多些討论空间。最后我们无论糅合成一个怎样的主流方案,都要评估是否有多数市民支持,是否在立法会內有三分之二的支持,得到行政长官的同意和中央政府的接纳。所以,量度的尺度是我们要掌握的。

记者:想问关於中央参与的问题,因为其中一个原则是那方案一定要中央能够接纳的,与及你刚才在立法会都说到在完成了諮询后,行政长官会向中央交一个报告,其实你怎样可以確保到最终糅合出来的方案是可以中央接受,而令到你们之前那阶段所有的工作不是白做?近日民调仍是显示,超过五成半或是六成半的市民支持在二○一二年或之前,去实现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普选,其实你有多大信心確保民意与中央的取向不会出现衝突?你怎样可以爭取民意和政府、中央站在同一阵线呢?

政务司司长:在○五年政改方案得不到立法会三分之二通过,以致○七/○八年的选举按照现有的选举方法进行,这个我们没有办法。至於市民是否希望二○一二,我重申再说,任何的方案都是要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的支持,目前有些方案是二○一二达至双普选,但是立法会里会否得到四十一票的支持呢?这个问题需要更加准確的评估,所以在任何方案推出的时候,不但要有市民广泛的支持,譬如六成支持率,还要进一步评估立法会里会否有三分之二的支持,然后才去到行政长官及中央那两关。

记者:其实政府现在这个《绿皮书》就好像一个百子柜般有很多药,让巿民想执一味解决政改的药出来。其实司长你希望分拆所有的细节,希望减低各个的分歧。其实司长你是否已经有腹稿,觉得这是真的有可能减低分歧?会不会其实担心巿民到时「乱咁拣」之后,会拣了一味毒药出来呢?多谢你。

政务司司长:我好深信其实巿民是不会拣一味毒药出来的,因为我们今次这个做法,最主要是能够让巿民更加清晰地釐订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有些甚么选择,令到他们更加聚焦地討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有条件去糅合一个主流方案,我们要评估在立法会能否得到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若得不到的话,即第一关也过不到,这样便变得无济於事。我相信巿民在討论的时候亦会以一个务实、包容的態度去討论。

记者:刚才你多番强调今次调查是看民意,譬如现在的方案,民意超过百分之六十,第一个关口就是返回立法会,看是否能够通过三分二。我想问一个问题,如何现在市民有一个诉求,就是在二○一二或以前已经要达至一个双普选,隨后的关口就是去到立法会,似乎这个关口就是,政府要评估能否取得三分之二通过,在这个前题之下,你会否照样將这个方案放在立法会去討论呢?

政务司司长:我没有强调我们会看民意,我们只说会参考民意。因为现时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有三个关卡。第一,立法会要有三分之二通过,即四十一票通过;第二个关卡是行政长官的同意;第三个关卡就是要由人大常委会批准或者备案。在这三个关卡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关卡是民意。但是,我们不可能提出一些没有民意普遍支持的方案,所以我们会参考民意。

记者:我刚才听局长和司长的答法,似乎两位都推翻了曾特首在竞选期间的承诺。首先局长你答英文题的时候,你说如果只讲出一两个proposal出来,就would not do justice to the three hundred or so submissions you received,但很明显曾生其实在竞选期间,不只一次提过会提出三个concrete proposals for the citizens to choose,但今次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建议让市民选择,而司长你刚才的答法,说要看民意只是作为参考,你这个答法,因为曾生在竞选期间,多番着重说民意,会最终如实反映给中央听香港人的民意、民心所向,似乎两位的答法都推翻当时特首的竞选承诺,是完全遗背了。

政务司司长:我们並没有推翻曾特首在竞选时所作的任何承诺,我们与曾特首的说法完全吻合,由始至终,我们都说要修改附件一、附件二所需的三个明確的关卡,但我们亦会同时参考民意。如果三个月后,我们有条件糅合一个主流方案,既可以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通过,又得到曾特首的同意,同时得到中央政府的接纳,我很有信心到时那个方案会有六成或以上的市民支持。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我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你说我们推翻曾特首的竞选承诺,这是一个很严重,亦是一个没有基础的指控,因为如果我们收了三百二十三份意见书,譬如我们只拿三个党派的建议出来,那么,是不是对其他三百二十份意见书视若无睹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今日开列三类的方案给大家有层次去认识和討论这个问题,是绝对负责任和有层有次的做法。第二方面,关於六成民意那方面,我们一定不会脱离的,我们会不断参考。司长向你们再三强调的是宪制上我们要过那三关,就是三分二立法会议员的支持、特首的同意和中央的认可;六成民意的支持是在宪制的框架以外,我们都非常着重,谨此而已。

记者:你刚才在立法会提过,政府没有既定的立场,但查看《绿皮书》第六章,当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究竟香港人是否熟悉一国两制?我想问这个写法,和你刚才说没有既定立场,其实两方面是否有矛盾?

政制及內地事务局局长: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认同,自回归以来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我们对《基本法》的推广一直都是着重的。我看在《基本法》框架之內落实普选,香港市民是支持的。这些最根本的原则,我不相信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去达致在立法会內,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两套的普选方案,这是一个挑战。让市民有机会充分討论、表达他们的意见,这正正就是我们在未来几个月要努力去做的工作。

(请同时参阅谈话內容的英文部分。)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