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政制事务局局长就「七一展示人民力量」议员议案发言全文 |
以下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六月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李卓人议员所提「七一展示人民力量」议案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主席女士: 核心价值 ──── 李卓人议员的动议提到香港的核心价值。日前一班来自不同界别的社会人士亦联署发表声明,说要维护香港核心价值。 对我们来说,香港的核心价值包含一个问责、专业、具透明度的公共行政体制、健全的法治制度、各种香港所珍惜的自由(包含言论和新闻自由)、公平廉洁的选举制度,以及一个不偏不倚、维护人权的司法制度。 我们亦要按照《基本法》推动香港的民主发展。如此种种也是各位议员多年以来多次讨论,今天在辩论当中也多次提及的。 这些不仅是香港多年来赖以成功的基石,也是香港市民普遍认同的主流价值。如果没有这些核心价值,香港不会再是大家熟识的那个自由开放、充满活力、公平仁爱的香港。 香港近期发生了一些事情,令部分市民感到这些核心价值可能受冲击。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同事在过去几个星期已在不同场合,讲述了特区政府的立场。 在这里,我可以很肯定地向各位议员再次重申特区政府的看法。这些核心价值是政府和市民多年来共同努力、苦心经营的成果,也是推动香港未来发展重要的基础。 我们深深明白成果得来不易,因此,跟所有以香港为家的市民一样,特区政府官员十分重视和珍惜这些核心价值。我们会竭尽所能,确保它们完整无缺,不被动摇。 言论和新闻自由 ─────── 就言论自由,近日三位电台节目主持人先后封咪,是市民的关注所在。本港的言论自由是《基本法》下保障的公民权利之一,而电台的「烽烟」节目主持人及听众每日依然可以通过大气电波,继续自由发表他们的意见。 虽然有三位节目主持人退下来,但也有新一批的节目主持人接棒,而每一日政府的同事依然在回答他们的问题,表述政府的立场。香港的言论自由依然健在。 行政长官较早前向中央的有关部门搜索,并获中央保证会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采取行动,维护香港的言论自由及新闻自由。 此外,警方也接触了三位节目主持人,就有关事件展开调查。警方不会放过任何一点线索。如果新闻报导或其他消息显示有任何人士可能有数据,可以帮助查案,警方都会一一接触有关的当事人。 主席女士,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香港的救命电话。我们不能想像没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香港,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政府方面未必完全接受香港传媒对我们每一项的批评,但我们会尽一切的努力,捍卫他们发表意见的自由,维持香港作为自由开放及多元化社会的特质。对言论自由,特区政府永不放弃。 法治精神 ──── 主席女士,法治是确保香港社会政治、经济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香港最宝贵的资产之一。 在「一国两制」之下,内地和香港之间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分别,就是两地的法律制度是不同的。也因为双方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才可以配合得更加好。 回归后,香港有了《基本法》,成为香港特区的成文宪法,这对香港的法律制度起了一个重大转变,这个变化是国家对恢复香港行使主权的必然结果。宪制必须作出转变,才能够符合香港回归后的法理地位。 在新的宪制安排下,人大常委会拥有对《基本法》的解释权,而香港的终审法院对香港的案件拥有终审权,这是完全恰当的宪制安排,亦是照顾了香港独特情况的一套宪制安排。 对已经习惯了普通法制的香港社会和香港市民来说,内地以立法机关去解释法律的制度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因为在普通法制度下,法院和立法机关是分工协作,只有法院才可以解释法律。 但现在香港已经回归了,人大常委会对解释《基本法》有宪制地位和角色,这是我们宪制制度的一部分。人大常委会四月份对《基本法》附件的解释,是有助于我们厘清处理选举产生办法更改的一些程序问题,有助于我们将政制发展的任务往前推进。 回归后,终审法院和香港特区的法院亦不断按照《基本法》的授权解释《基本法》的有关条文,审议案件。例如香港的法院处理过临时立法会的法律地位,也处理过海外公务员的身份及他们的权利,处理过国旗区旗的事宜。这些都进一步证明香港的法治制度有效地每日在运作中。 自回归以来,香港的法院和律政司部门处理了1,900宗法庭诉讼牵涉司法复核。 这正正帮助在法律面前,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是完全平等的,特区政府的立场随时可以根据法律在法院受到挑战的。法治制度在香港依然健在。 公平廉洁选举制度 ──────── 主席女士,接着我想提一提我们的选举制度。虽然现时香港暂时未能实施全面普选,但我们有公平、公开和廉洁的选举制度,这是香港人都会引以为荣的,特区政府亦绝不允许任何非法行为,损害香港在这方面经多年以来共同努力而建立的声誉。 香港有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公平公开的选举制度。如果任何人、任何市民感觉到他们受到胁迫,应该实时向廉政公署和有关执法机关举报。 一如以往,选举管理委员会与廉政公署和警方会紧密协作,确保今年九月份的立法会选举是公平、公开、公正、依法和廉洁地举办,我们不会容忍任何非法或舞弊行动影响这套制度。 回应近日报道表示有某些人士怀疑不依法填写选民登记表格,警方非常重视,也实时采取行动,他们会积极跟进这些案件。 另一方面,我们当前在立法会的小组委员会正在审议有关九月份立法会选举的附属法例。我们部门的同事与小组委员会委员正在商讨怎样处理多方面的事宜,一方面是投票保密的安排,另一方面是在票站内如何防止人非法使用手提电话的问题,我们很乐意继续与各位议员商讨,怎样可以采取进一步措施,来确保市民对投票安排有信心。 经济民生 ──── 主席女士,今天的动议牵涉特区的管治。行政长官和所有问责官员都清楚知道市民殷切期望政府会继续努力优化我们的施政。 在经济方面,经过香港社会和市民在过去几年的共同努力,和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的经济转型已经初见成效,香港的经济亦已经开端复苏。 在过去半年,大家都看到市面开端畅旺,消费开端积极,投资气氛好转了。 在劳动市场方面,就业机会增加了,失业率由2003年第三季的7.3%下降至今年2月至4月期间的7.1%。 我们预计,随着今年的经济继续增长,可能有6%,在物价方面,困扰香港多年的通缩亦会逐步消失。 去年六月,我们与内地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这套新的安排是互惠互利的安排,让香港各条战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也为香港的专业人士提供广阔空间进一步发展。 继CEPA之后,我们去年与上海方面召开了沪港经贸协作的第一轮会议,刚在上星期我们与九个省分和澳门方面召开了第一次「泛珠三角」(即「9+2」)的区域协作与发展论坛。 除了以上我提到的几点以外,「个人游」的实施和人民币业务的展开,也进一步促进了香港和内地的经济融合,带动了香港的市面兴旺和经济复苏。 主席女士,我提这些是希望向大家解释,在经济范畴,特区政府是多年努力,从详计议,与中央和地方省市政府不断商讨,逐步推动,希望有一些进步,有一些成果。也希望随着2004年经济情况好转,市民大众从中可以受惠,可以优化香港社会的生活。 主席女士,在退出之前,我回应好几位议员的论点。刚才麦国风议员往往用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似乎对我没有望他有点儿敏感,但我可以向大家说,其实在这个议会,我经常听大家动议辩论,往往有一个习惯,是低头赶路,一是录笔记,一是思考大家的论点。 说回一个更加重要的论点,就是今日有几位议员提到香港独立的问题。主席女士,我在5月19日的动议辩论中,已经表明重申了特区政府的立场。我可以在这里向大家再次复述当日我说过的两点。 第一是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的香港市民是爱国的,是支持回归的,是认同国家发展的。 第二,我们也相信任何倡议香港独立的立场,在香港社会是没有市场的,也不会得到市民的支持。 所以,就这个问题,我们的立场非常明确。 中央特区关系及政制发展 ─────────── 主席女士,说回政制发展的议题,我们确实要就这个议题与中央商讨。中央的同事也非常关心香港在搞政制发展的问题上要慎重,要三思,要确保香港不要成为政治试验场。 其实,我相信香港社会是有高素质的,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共同努力建立共识的话,我们是有可能处理好政制发展这敏感议题的,依然有空间可以放大现有选举制度和最终普选的目标之间的距离。 我们要成功推动政制发展,首先要在香港社会内部建立共识,另一方面亦要争取中央的认同。政制发展专责小组较早前和中央政策组举办了第一次研讨会,这是协助香港社会迈向建立共识的第一步。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有不同界别的代表,包含在座多位的议员,就不同方案进行平和理性交流。如果这个方向的讨论能继续下去,我相信我们是有希望的,是可以搞好政制发展的议题的。 第二轮研讨会会在本星期五举办。我们希望在座的议员和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团体继续参加。 主席女士,现时香港社会坊间流传着各式各样的建议,就政制发展这个议题,暂时仍然未有一套方案广泛获得共识。既然香港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要从众多意见中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必然涉及一个妥协的过程。要妥协便要多沟通,多对话。 总结 ── 总括而言,我们要搞好香港,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香港独有的天时地利,我们要配合内地的发展,要拓展国际的市场。 在处理政制发展议题方面,我们先须要以《基本法》为依归,在香港内部建立共识,与中央多沟通,相互之间建立互信和理解。 专责小组呼吁社会各界善用现有的渠道,通过参与研讨会和递交意见书,直接向专责小组表达意见。 主席女士,说回今天的动议辩论,大家用了不少时间篇幅来讨论核心价值的问题,这些核心价值,总括而言就是人权、法治、自由、民主等等。 其实我们这一辈政府同事,跟在座许多议员一样,是在60年代、70年代出身,到社会做事,在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经历过许多改变。从香港开端决定要回归祖国,以至实施《联合声明》,到今日运行《基本法》,大家都是共同参与。 在这些岁月中,我们各方面都尽了努力,强化了香港的制度,我们成立了廉政公署,我们采纳了《人权法》,我们建立了终审法院,这些各方面都是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制度,巩固强化香港的法治精神,保障香港的核心价值。 特区政府不会允许任何人,不论是什么背景,削弱香港这方面的建制和保障。在这条在线,特区政府与香港市民是站在同一阵线,永不言退。 主席女士,就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特区政府非常欢迎香港市民通过现有渠道向我们表达意见。 我谨此陈辞,恳请议员反对动议。多谢主席女士。 完 二○○四年六月九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