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政制事务局局长就「立即谘询市民对普选的意见」议案的发言全文 |
以下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二月二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回应郑家富议员所提「立即谘询市民对普选的意见」议案及其他议员的修正案的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主席女士: 在今天的辩论中,有多位议员发言。我们都用很小心的态度聆听,也感谢各位今天发表了多方面的意见。 现在,我想就郑家富议员的原动议,以及杨孝华议员和杨森议员分别提出的修订,跟大家讲述政府的立场。 郑家富议员原来的议案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专责小组北京之行的任务透明度问题,第二部分要求政府立即就二○○七年以后的政制发展事宜,进行谘询。 我首先谈透明度的问题。 访京之行的透明度 ──────── 郑议员表示我们这次访京之行缺乏透明度,就此,我们认为完全不符事实。 主席女士,专责小组自一月初成立以来,我们为自己订立了一个宗旨,就是我们的任务要保持高度透明。 从我们接见的团体和人士所得到的意见,以及报章舆论,我们明白到市民的期望,也清楚知道我们与中央的商讨过程是需要高度透明。 而事实上,我们这次北京之行,特别采取了多方面的步骤和措施,确保透明度。 我们在北京先后会见了两个中央有关部门的同事和一批内地法律专家。在每一次会面正式开端时,传媒的代表都可以进入会场拍照和作简单的提问。每次会面完毕后,政务司司长都会带同专责小组主动会见传媒,希望通过各传媒机构,特别是电子传媒的报道,第一时间向市民讲述我们与中央官员和内地法律专家谈话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在北京访问行程完毕后,专责小组跟传媒做了一个总结,向大家解述中央有关单位跟我们商讨和会面的成果,以及专责小组下一步的任务。 专责小组在返港后的第二天,政务司司长在得到主席女士的同意后,藉立法会的例会作出了声明,向议员讲述专责小组在北京两天的任务,不少议员对这做法表示认同和欢迎。 主席女士,这是两个星期前的事。大家应该记得,政务司司长当时详尽地讲述了专责小组如何向港澳办反映港人的意见,包含向港澳办讲述现时港人就政制发展普遍接受的原则、香港不同机构就有关问题进行的民意调查,以及将有关团体和人士的书面意见悉数和完整地交给港澳办作参考。 政务司司长在声明中也用了不少篇幅,通过立法会向市民大众解释中央对政制发展的具体关注。 上星期一,我代表专责小组出席了政制事务委员会会议,通报了专责小组与不同团体和人士的会面中最新得到的情况,也进一步回答了议员就北京之行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提问。 主席女士,我刚才作出这番回顾,是想向大家帮助专责小组是切切实实地兑现了我们的承诺,继续努力保持专责小组任务的高度透明。因此,我们完全不能认同郑家富议员的说法,指北京之行缺乏透明度。 至于杨森议员表示,我们要增加这次北京之行和日后与中央磋商的透明度,我可以清楚向大家表明,在今后我们会不断提醒自己,要坚守维持高度透明的原则,并且要如实向中央反映香港市民的意见,也会向市民和香港公众解释中央的关注。 就二○○七以后政制发展谘询市民 ─────────────── 主席女士,就郑家富议员要求我们就二○○七年行政长官及二○○八年立法会所有议员是否应由普选产生,立即进行谘询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回应。杨孝华议员的修正案则希望我们能尽快就二○○七年及二○○八年的政制发展议题谘询市民。我们清楚知道这分别是民主党和自由党的立场,就此我作以下回应。 政制发展对香港的未来影响深远,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息息相关。所以,政府非常审慎处理这个事关重大的课题。 自专责小组成立后,我们已为专责小组任务的优先次序作清晰定位。现阶段我们的任务重点是就《基本法》中关乎政治体制的原则和法律程序问题进行研究,并在香港社会内部深化这方面的讨论,务求中央及特区能就这些问题,达成一个共同的理解,方便我们进行下一步的任务。 就《基本法》中的原则问题,政务司司长已在二月十一日的声明,向议员作了详细的解释。行政长官上星期五也向传媒谈及有关问题。概括而言,主要涉及几方面: 首先是「一国两制」,中央政府向我们特别指出,这个是在「一国」前提下实行的「两制」。对于「一国」,也很具体,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方面是「高度自治」,在香港实行高度自治是在中央授权之下的高度自治。 第三是「行政主导」,行政主导是《基本法》设计的重要原则,香港政制的任何演变,都不能背离这项原则。 第四方面提及的是「均衡参与」,均衡参与是我们的政制一定要紧守的一个原则,我们需要照顾到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还有,政制发展要循序渐进和充分切合香港的实际情况。 第五,「港人治港」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对于爱国者,也有很具体的标准,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一国两制」、不做损害国家和香港的事情,这就是爱国者。 近日,大家对「爱国者治港」这个原则尤其关注,有许多讨论。我相信绝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是爱国爱港的,以及认同管理香港事务的主体必须是「爱国爱港」的香港人。 有人问爱国是否等如要爱党。我认为要理解这问题,要返回国家的宪法。爱国是一个整全的概念,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领导国家,中央是根据宪法和《基本法》成立香港特区,让香港在「一国两制」底下实行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要参与管治香港的人士应该尊重这宪制的秩序和安排。 主席女士,有关政治体制的原则不是新事物。它们都是中央通过《基本法》为香港确立的政治体制的重要基石。 中央是有宪制上的权责审视香港的政制发展事宜。事实上,香港社会也普遍认同中央在这方面的宪制权责。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对这些原则性问题进行深入和客观的讨论,我们这样做是可以为未来政制发展的任务打下稳固基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鼓励大家就有关原则和法律程序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专责小组已按照一月十四日发给政制事务委员会的文档,将这些问题以提问方式,放置在上星期四正式启用的政制发展网页上。我们欢迎市民就这些问题向我们发表意见。 此外,专责小组也在刚过去的星期一,在本地报章刊登广告,行出有关的原则和法律程序问题,邀请市民多发表意见。我们也复制了政制发展的相关文档,摆放在各区的民政处,供市民索阅。这些步骤都是希望香港社会和市民大众可以多接触这问题,多向我们发表意见。 总结 ── 主席女士,在总结之前,我想回应一、两位议员提过的几个要点。余若薇议员提议我们应该将有关政制发展的讨论带回正轨。主席女士,其实我们推动《基本法》中关乎政制发展的原则和法律程序问题的讨论,正正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返回正确的轨道。 《基本法》已经给予我们一套整全的规定,来处理政制发展的事宜。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有几点是要紧握的。第一,《基本法》已经为香港启动了民主进程,香港当前有的民主成分是比以前任何一个年代都要为多。 第二,我相信在座各位议员都有民主理想,大家都是根据《基本法》以普选为最终目标。民主不是任何一方或任何一派的专利,大家都希望香港的政制可以继续发展,但对发展的速度、模式,确实有不同意见。所以我们大家都需要有兼容包备的态度来进行沟通和讨论,这样我们才有更大机会可以建立一套共识。 第三方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太轻看香港现时已经达到的民主地步和成果,不应该对香港的政制太过妄自菲薄。香港有好几方面的条件非常有利,而我们是值得自豪的。香港有法治,香港有司法制度保障我们的人权自由,立法机关和行政政府是可以互相制衡,互相配合。我们也有廉洁的政府和公共结构。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认定现有的宪制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多讨论《基本法》中有关政制发展的原则和法律程序问题。这样我相信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和推动政制发展的任务,更有成效。 另一方面,我想回答的是吴霭仪议员所提到的,我们到北京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反映香港社会的意见呢?有没有提及众位议员叫我们应该提及香港到底是否有独立的倾向呢?我们有反映,中央也清楚知道,大部分香港市民是支持回归,支持国家统一,支持根据《基本法》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 第二方面吴霭仪议员提到的,是民意调查方面。我们有提及在香港各方面做的调查,有一些调查是反映香港社会有七成人士支持普选这个模式的。我们也有提交例如《基本法》四十五条关注组给我们的意见书,民主发展网络给我们的意见书,在这些意见书中,也有提及民调方面的意见。所以我希望趁今日的机会,再一次向吴霭仪议员强调,专责小组是有充分全面反映香港市民的意见。 主席女士,自专责小组一月初成立以来,香港社会对政制发展事宜的讨论越见热烈。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持不同观点和立场是很自然的事。事实上,也要经过一个百花齐放、兼收并蓄的讨论过程,我们才可以集思广益,逐步收窄大家的分歧。 我希望大家能以平心静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动有关讨论,尤其是有关原则问题的讨论。我们须在一国的前提下,确保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为目标,共同处理好政制发展的任务,努力为此寻求共识。 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希望各位议员反对郑家富议员的原动议和杨森议员的修正案,多谢主席女士。 完 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