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事务局局长讲述香港政制发展 |
政制事务局局长孙明扬今日(五月二十四日)表示,政府现正积极任务,鼓励香港市民在未来数年举行的各项选举中投票,行使他们的公权。
孙明扬在加拿大多伦多出席一个由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与当地多间大学组成的亚洲商业联盟联合主办的午餐会上致辞时说,香港特区会进一步加强宣传,鼓励市民在九月的立法会选举中投票。 孙明扬认为提出加快本港的政治制度发展的人士,与其倡议政制发展速度要超越《基本法》所订立的时间表,倒不如把精力用于扩阔市民的政治知识领域和视野,让他们在二○○七年前做好准备,并鼓励更多市民在未来几年举行的各项选举中投票。 孙明扬说:「在一九八五年之前,当时的立法局并没有任何选举,在全部议席中,除了政府官员外,其余便是委任议员。直到一九九五年,即五年前,才终于取消立法局的委任议席。」 「我们刚开端确立一个传统,让市民通过选举参与公共事务。」 「我认为我们作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一九九五年的立法局选举,投票率约为百分之三十六。但在回归后仅仅十个月,即在一九九八年五月举行的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选举,投票率达百分之五十三。」 「这个成绩在香港选举历史上创下新纪录。我们当然对此感到鼓舞,但更希望有更高的投票率。」 孙明扬指出《基本法》订明本港循序渐进的民主化进程,《基本法》的有关条文就此作出非常明确的规定。 他补充说:「在香港这个多元化社会,有些人士认为我们的步伐过于缓慢,实不足为奇。就这方面发表意见的人士大声疾呼,清楚提出自己的论点,但亦有人提出相反意见。」 过去数年的意见调查显示,市民最关注的是经济安稳,这个现象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尤为显著,而加快民主发展在他们的关注事项当中,所占位置不高。 他说:「《基本法》勾划了香港民主发展的蓝图。《基本法》特别行出一个时间表,订明自回归后,未来十年的民主进程。」 立法会的直选议席数目会由今个任期占全部议席的三分之一,到今年九月的第二届立法会选举,增至占四成(即二十四个)。到二○○四年,立法会六十个议席中,会有一半由直选产生,另一半则由功能界别选举产生。 《基本法》并订明,最终是要达至普选的目标,到二○○七年之后,香港市民可自行决定迈向这个最终目标的步伐。 至于香港的长远政治发展,孙明扬指出立法机关全部议员最终会由普选产生, 他说:「立法会的组成方法,不可单独考虑。我们需要因应香港的整体管治模式,从更广阔的层面考虑这个问题。」 「根据《基本法》,香港拥有一个行政主导的政府,政府并非由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事实上,政府也并非由任何政党组成。」 行政长官由选举委员会选出,但并不属于任何政党,而香港政府在立法机关亦无投票权。高档政府官员均属公务员,职位安排并不属于政治任命。 孙明扬说:「我们需要小心研究,经普选产生的立法机关,对香港特区政府有效管治香港,会否构成任何影响。要知道,这个政府不但在立法机关内没有投票权,并由一个不属于任何政党的行政长官领导。」 「基于这个独特和前所未有的政治结构,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我深信,香港市民的长远目标,是拥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结构,让行政主导的政府,以及经普选产生的立法机关能维持有建设性和务实的任务关系,这个课题涉及的人士众多,市民期望政府带头提出不同的建议。」 「在这项任务中,政府会细心听取市民、政党、传媒、学术界和专业人士等不同界别人士的意见。」 孙明扬续说:「我们需要时间鼓励更多选民参与选举,亦需要时间让他们做好准备,作出这个重要的决定。」 「政府需要时间让市民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后,进行辩论,并分析不同意见、拟定方案、勾划未来路向,以及最终达致共识。」 「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再次考验社会的适应能力。」 孙明扬在演辞的较前部分向与会者介绍了香港各方面的情形,包含「一国两制」的落实情况、法治情况及特区与内地的关系。 完 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