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事务局局长就《施政报告》致谢议案振兴经济辩论环节致 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十月二十六日)出席立法会,就《施政报告》致谢议案第二部分「振兴经济」辩论环节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主席女士,我想就內地与香港的经济和区域合作发表几个重点,以及回应议员在一、两方面的事宜。
过去一年,我们得到立法会的支持,成立了內地事务联络办公室,负责制订香港特区与內地合作的整体策略和方向,推动香港与內地各个省区的区域合作,並且统筹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和驻內地其他经贸办事处的工作。我们也加强了特区政府驻內地的网络,今年九月在上海和成都开展了经济贸易办事处的工作。
我知道在座很多议员都比较关心,我们在內地如何处理求助个案。驻京办和驻粤办一直有为在內地生活或工作的港人提供协助,政制事务局和驻粤办、驻京办,二○○五年全年共处理了681宗个案,而在二○○六年首三季也已经在处理600宗个案。为了加强有关服务,驻粤办由今年四月开始,进驻了一些入境处人员,为在內地遇事港人提供各方面的协助。而那些驻粤办所覆盖地区以外的个案,则继续由驻京办的同事负责。
过去一段日子,处理了好几类个案,例如驻粤办在四月期间,处理了在福建省的严重交通事故;同样在四月,也协助了在所罗门群岛撤侨回来的港人,安排他们返港。驻京办在六月期间,曾前往湖北处理一宗车祸。
讲到求助个案,我们较早前有机会到过广东,看过工联会在广东省设立的办事机构,也是协助港人的。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积极,我也相信受到香港居民的支持。
有关求助个案,我想特別提一提,其中最近驻粤办的同事到过深圳,探访聂氏家庭。大家记得有两兄妹在深圳求学有一些困难,经过驻粤办同事探望后,也经过內地事务联络办公室以及社会福利署、房屋署和教育统筹局的协调,已经在十月期间,协助这个家庭申请恩恤房屋、综援和子女在香港接受中学教育的安排。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运作模式,是驻粤办和內地事务联络办公室通盘与有关的政府部门协调,在特区政府政策范围以內,尽量为有需要的港人提供协助。
梁君彦议员和石礼谦议员提到跨境的大型基建、口岸建设。我想向各位议员重申,特区政府对兴建区域快线、开展莲塘口岸、建设西部通道和跟进港珠澳大桥的工作,都持非常积极態度,会尽量努力推动。
港珠澳大桥方面,由粤港澳三方政府组成的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已经就大桥的走线和着陆点取得共识,而大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也即將完成。现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口岸设置和投融资安排。
口岸设置方面,协调小组三方已经同意要用「三地三检」的模式跟进,並且委托了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简称「公规院」)开展这个模式下的具体口岸设置方案和选址安排的研究工作。此外,协调小组也委托了公规院就大桥的投融资方案进行研究。有关方案经协调小组同意后,大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即可定稿,也可以上报中央。经中央批准后,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工程就可以展开。
最后,我想进一步回应李柱铭议员昨日和今日提到有关「大市场,小政府」以及「一国两制」关係的言论。较早前曾鈺成议员也评论过这方面的说法。我看既然曾议员和李议员都找不到"Obsession"的直译方法,我们倒不如尝试意译。
我看李柱铭议员可能患上「杯弓蛇影」的「顽疾」,就是「杯中本无蛇」,但是他「心中有蛇」。如果再继续这样嚇自己下去,就会得病。但这个病却只在脑海当中,因为根据《基本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作为一个特別行政区,我们可以拥有各方面的高度自治,是完全受到保障的。
中央一直很支持香港继续要维持和发展作为一个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些完全是建基於《基本法》本身的规定,是维持香港原有制度的一部分。
根据《基本法》第109条,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提供適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根据《基本法》第115条,香港特別行政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財產和资本的流动自由。
根据《基本法》第128条,香港特別行政区应提供条件和採取措施,以保持香港的国际和区域航空中心的地位。
李柱铭议员当年曾经做过《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委员好几年,他很清楚这些中央对香港的长远方针政策的一部分,是国策,是不会改变的。所以,香港在这几方面的国际地位,必然可以保持。我们自己要继续努力发展这些中心的地位。
我看李议员昨日和今日的言论,都不可以充分反映民主党本身对香港与內地经济合作的政策。我理解在这个议会中,民主党支持「自由行」,支持《內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CEPA)的落实,支持跨境大型建设的推动。去年我们提出要成立位於成都和上海的经济贸易办事处,民主党也是支持的。
大家明白,香港与內地作为毗邻,是有必要不断建设多些关口、大桥和其他基建。如果我们在香港能更清楚理解內地的规划和基建,大家可以更紧密地互相配合,这不但不会影响香港作为一个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的地位,反而可以进一步发挥香港作为一个自由经济体系,可以加强香港与內地之间的人流、物流、货流、资金流和资讯流。
我们在香港要养活七百万人,我们必须继续生活、就业、做生意。我相信、也希望李柱铭议员不会倡议香港要成为一个「独家村」。我也不相信香港与內地之间的深圳河,要变成两地之间的绝缘体。反而我们应该不断积极地爭取和充分利用在「一国两制」下可以继续发展的空间。我们要一方面维持「两制」,一方面在「一国」之內香港与內地可以更紧密地联繫,经济上和区域上多发展、多合作。
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
完
2006年10月26日(星期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