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演讲词

border image
政制事务局局长「香港迈向普选之路」论坛演辞全文(只有中文)

  以下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十月二十九日)上午出席「香港迈向普选之路」论坛的演辞全文(只有中文):

早晨,Kennedy、各位朋友、各位嘉宾:

  非常高兴新世纪论坛和香港法律论坛今日在週末为大家安排是次研討会,让大家可以共同探討一下各位都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迈向普选的路程。

  今天举行这个研討会,我有四个讯息向大家强调:

  第一,我们上星期所公布○七/○八的选举方案,具有实质民主进程。

  第二,是○七/○八的方案標誌着香港议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转捩点。

  第三,特区政府积极为普选做好准备,共同与各界合拼出普选的路线图。

  第四方面,我们现在有一套整体的策略和方向,全方位推动政制的发展。

  首先谈谈我们○七/○八的选举方案。我想重申,我们在设计这个○七/○八的选举方案时,是尽量注入最大的民主成分的进度,因为大家如果看原先的那一个八百人的选举委员会,只有三十个直选產生的立法会议员。但在新建议的一千六百个选举委员会委员,新的选举委员会组成,是由四百四十个由直选產生的立法会议员或区议员,去组成选举委员会。这比起以往是有大幅的增加,亦將三百多万的选民基础拼入了选举委员会。

  如果大家回顾议会的组成,为什么我会说这是立法议会今后发展的一个转捩点呢?因为我们在符合《基本法》,与及去年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和决定的框架底下,我们將新加的议席,不论是直选或间选,我们都是用地区选举的方式来產生。我们在提出这个○七/○八的选举方案时,我们为立法会今后的发展画了一条很重要的线,那就是今后不再增加传统形式的功能组別议席。

  为什么我们会有此想法呢?现有的立法会的组成,六十席中有三十席是功能组別。这三十席已经很广泛地代表香港各行各业各界別,有商会、有专业、有工会。社会各界有很多已透过功能组別进入立法会。所以我们在过去一年多作公眾諮询时,有很多的团体向我们提出,可否再增加他们各自的界別在立法会的代表性,每一个团体各自都会觉得他们有理据,但整体而言我们有两个考虑:

  第一,这三十个现有的功能组別议席已经很广泛地代表了香港各界、各行各业。

  第二,我们要向整个香港社会发放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就是今后我们议会的发展要迈向普选。我们虽然有地区直选和功能组別,两方面都有议席的增加,但两方面我们皆透过地区直选和间选来產生这十个新的议席。所以今后不论是商界、专业界、工会、学界和其他界別的人士,如果长远希望推动政制发展,希望参政、从政的话,着眼点我相信长远而言,都是要去参与地区政治和扎根於地区的工作。这显示我们特区政府是有决心推动普选和民主进程。

  第三方面,我想谈谈什么是共同合拼普选的路线图。在目前的情况我们未能够定出普选的时间表,社会上依然就普选的时间表有多方面的意见。有人依然支持○七/○八双普选;有人开始提出二○一二;有人支持二○一七;二○一七以后的日子也有人提出。我们接收到的意见中,有人认为无需要订定普选时间表。形形色色的意见都有。所以在短期內是难以定出普选时间表及就这个问题在社会上达成共识。

  我们要就香港的政制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共识,与及合乎我们宪制秩序的一个决定,香港內部要达成一个共识,立法会內我们需要有三分二的支持,行政长官要同意。我们有了这一套香港內部的共识,亦要与北京配合才行,所以普选时间表目前未能够成形。

  但特区政府是积极的,我们见到这个问题是需要处理,所以我们现正在將会成立的策略发展委员会辖下,成立管治及政治发展小组。我们准备透过这个小组研究在如何符合《基本法》的原则和规定下,实行普选。我们亦开始勾画了几个重要的议题,我们於刚过去的星期三,在立法会的辩论里,政务司司长亦提过,我趁着今朝有机会也向大家提一提。

  我们勾画了这个政治小组需要开始研究和討论的三个主要范畴:

  第一,在政制发展的过程当中,及达致最终普选目標的时候,可以如何有效地確保「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以及「有利於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两大原则。

  第二个议题,在达致最终普选目標之前,立法会的功能界別应当如何演变。

  第三,在达致最终普选目標的时候,立法会应当如何组成及运作。

  这些议题都是重大的议题,亦都是必须要研究、討论的议题。我们整个《基本法》的设计,关於政治体制方面的设计,就是要確保香港成立特区之后,可以继续有均衡的参与,就是各行各业各界別,不论是在立法会里,或是在选举委员会里,都有他们的影响力,有他们的声音。香港的选举,绝对不会是一言堂的。

  那有人就会担心,如果有一天我们实行全面普选,所有议员都是经民选產生,在世界各地会看到,行普选这条路的时候,参政的人士要看下一次的选举,可以爭取到多少的支持。有人会担心,就会问:会否到那个地步,到那个阶段的时候,经普选產生的议员会给与政府更大的压力,要派更多的免费午餐呢?这是將道理说得简单一点,但这是重要、深远的问题,大家要討论。

  如果我们要达到普选这个最终目標,不同的党派,不论是泛民主派或是其他的党派,不同的界別,不论是商界或是工会,大家要就整体政制的发展和议会的组成,当中如何互相制衡是要有一套共识才可以的。这些问题要倾得透、经脉要打得通,我们才可以在立法会內外有共识,並且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可以爭取到三分之二的立法会议员支持方案。所以现在我们在做前期的工作,就是在策略发展委员会里的政治政制小组开始討论、酝酿这套共识,拼出路线图--普选路线图,我们的政制发展就有前景。

  最后我谈谈第四个讯息,何谓全方位发展民主政制。我希望大家会看得清楚,我们是从四方面来进行这套工作。

  第一,我已经说过,就○七/○八的选举方案,不论是选举委员会或是立法会的组成,我们都注入了实质的民主成分。

  第二,特首在参选期间提过,要考虑是否要扩阔政治委任的制度。目前,我们的司长、局长是政治委任的,是五年一任的,是与提名他们的特首共同进退。我们在过去三年多的经验所得,这一步是走得正確的,但是看来未必足够。因为只有十四位主要官员作为政治的团队,配以十多位的行政会议成员,加起来也只有几十位而已。全世界自由开放的社会如果要实行普选制度,都不会只有这么少人在政治领导的班子之中。社会上確实要做政治联络、把握市民脉搏的工作也很多,我们往往就算有优良、正面、积极的政策出台,都必须要努力爭取社会上的支持和认同,才真正可以政通人和。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继二○○二年开展了主要官员政治委任制度以后,是否要把这个政治制度扩阔些呢?是否要开拓一些政府的中层新职位让不同背景的人士加入政府工作?甚么是不同背景的人士呢?其实不独是政党背景,商界的、专业界的、学界的,只要是有志从政的人士,我们都会考虑,亦要把香港的参政空间和源头更加扩阔。为什么我说是新的中层职位呢?因为我们意识到这是新的工作,是依然未做得足够的工作,我们亦不想影响公务员中立和专业的体制。所以如果我们要开拓这些少量的职位,將会是新的职位,这对於今后培育香港的政治人才是重要的一步。我们明年第二季会发表諮询文件充分討论。

  第三方面,我想提一提的是特首在施政报告中也点出了我们的发展方向,今后在区议会层面的新发展方向。我们会加强区议会管理地区设施的角色和职能,例如就地区设施,例如社区会堂、图书馆、游泳池等设施,我们希望负责的部门今后可以按照他们法定的权力和政府拨备的资源,向区议会负责,商议如何管理这些设施。只要是办得到的,就要听取区议会的意见,服务区內的市民。这使区议员有权有责,有空间让他们发挥一下,亦循着我们所说的开放参政空间,不但在中央层面的议会、特区政府的职位和在区的层面,我们都有进一步的开放。所以,这三方面的工作,如果配合了我刚才所提及的,共同拼出普选路线图,大家就可以见到,简单来说是所谓「瓣瓣开」。为什么会在特区政府、立法议会、地区层面和在思考今后所走的这条普选之路,我们会把这四个范畴都开放出来?这其实是特区政府已总结了过去八年的施政经验,我们有回顾、有前瞻,我们已经看到长远香港政制的发展並不只是建基於选举的制度增加多少议席、选举委员会应如何扩阔,要搞好香港的政制发展,我们需要有软件、有硬件,硬件就是这些选举制度的模式,软件就是政治人才的培训和孕育,所以是要贯串一整套来做、全方位来做;在立法会、在区议会、在特区政府都要做。因为在全世界,如果要参政,最终的目標都是希望进入政府,把自己的理念,或者所代表的政党、政团的理念付诸实行。我们没有一个全面的计划,但我们有四个方向。全面的计划方面,我们希望诚意邀请社会各界在策略发展委员会內共同拼出普选路线图。

  今日我们所提的方案和討论议题的环境,都是得来不易。如果大家回想,例如两年前在二○○三年,香港社会內部的政治张力是很紧的。在过去一段日子大家都很努力,政府方面、社会各界亦然。我们现在经济復甦了,社会整体的气氛缓和了,真的可以推动和谐,並在推动和谐之余,我们在政制、经济、社会服务方面,都可以推动不同的新措施,令整个香港社会得以进步。

  我经常说,我们做参政的,跟社会各行各业有一点是很相似的:一定要有进步,一定要更新。所以我们很希望今次提出这个○七/○八的方案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在立法会之內,可以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可以爭取到三分之二议员的同意和支持。特区政府很希望全方位推动民主政制的发展,所以很多谢大家今日安排了这个「共同迈向普选」的研討会,多谢大家的关心,多谢大家的参与。多谢。



2005年10月2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