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的開始

border image

立法會事宜

border image
立法會十一題:為不諳中文及英文的本地居民提供協助

以下是今日(一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耀忠議員的提問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為完全不諳中文或完全不諳中文及英文的本地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務、職業培訓機會及語文課程,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除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在二○○七年七月十一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回應議員議案辯論時提及的措施外,過去三年,政府有否為上述人士提供其他協助,以免他們因為語言障礙而無法使用公共服務;若有,請按政府部門列出分別為上述兩類人士提供的各項有關協助的詳情、每年涉及的開支及受惠人數,以及有關人士獲得該等協助的方法;若沒有提供其他協助,原因為何;

(二) 會否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成立由政府提供的中央翻譯及傳譯服務,以協助上述人士使用各項公共服務;若會,有關的詳情和涉及的開支預算;若否,原因為何;

(三) 有否因應香港資歷架構及相關的質素保證機制,為上述人士提供適切的職業培訓課程;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四) 有否為非就學及完全不諳中文的本地居民提供各類課程及相關的學費資助計劃,協助他們學習中文,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若有,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香港的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在公共服務方面,政府的政策,是要求所有向公眾發放的政府消息和書面資料,均備有中英文本。政府與市民通信時,也須盡可能以來信所用的法定語文回覆。前線人員須視乎服務對象所用的是中文還是英文,而選用同樣的語言來回答查詢和提供協助。

在重要的公共服務範疇,政府部門亦按有關人士的需要,盡量為不諳中文或英文的人士提供支援或傳譯服務。這些包括:

* 在教育方面,教育局已採取具體措施,加強對非華語學生的支援服務。除了向選定的「指定學校」提供額外津貼和到校支援外,已著手就教授非華語學生中文事宜,制訂補充課程指引,及委託了一間大專院校為中國語文科教師開辦培訓課程。教育局亦已委託大專院校營辦學習中文支援中心,為那些較遲開始學習中文的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輔導課程。過往為少數族裔小一新生舉辦為期四星期的暑期銜接課程,已擴展至包括升讀小二、小三及小四的非華語學生。該局並以中、英語及主要的少數族裔語言編寫非華語家長資料套及單張,介紹本地教育體系,以及非華語學生教育支援措施。同時,亦以主要的少數族裔語言提供有關學位分配辦法的資料及在舉辦簡介會時,提供英語及主要少數族裔語言的翻譯服務。在升讀高等院校方面,教育局與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達成共識,在特定的情況下,院校大致考慮非華語學生所持的其他中國語文科考試資歷,有關細節可望在短期內敲定;

* 在社會服務方面和支援服務方面,各區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也會為這些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語言課程、社交康樂和義工活動等,除增加他們與不同背景人士交流和共融的機會,亦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對所處社區的認識;

* 在職業訓練方面,僱員再培訓局有為非華語學員提供以英語授課的特定課程,並按需要安排教學助理,在上課時充當翻譯員、和特設以英語作答的測試試卷等;

* 在協助就業方面,勞工處提供多項免費就業輔導服務協助求職者就業。該處轄下的十二所就業中心、電話就業服務中心和雙語互動就業服務網站,為求職者提供全面的就業輔導服務。求職者可到各就業中心使用操作簡易的職位空缺搜尋終端機,瀏覽最新的職位空缺資料。這些職位空缺資料備有英文、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版本。勞工處為方便少數族裔人士使用就業服務,已把《勞工處簡單易用的就業服務》小冊子翻譯成他加祿文、印尼文、泰文、烏爾都文、印地文及尼泊爾文。除某些例外情況(如有些資料未能翻譯成英文),職位空缺的主要資料(例如:職位類別、工作時間、薪酬、工作地點)均以中、英文顯示。少數族裔求職者如欲了解某些職位空缺的資料,或需要其他方面的就業協助,可直接與勞工處就業中心或電話就業服務中心的職員聯絡。此外,各就業中心也為少數族裔人士定期舉辦就業講座;

* 在醫療服務方面,醫院管理局已盡力為不諳中文及英文的求診人士,免費安排所需的傳譯服務。在該局轄下的所有公立醫院及診所都備有一份兼職傳譯員名單,在有需要時即時電召他們到醫院或診所提供協助。已預約診症的病人如需要傳譯服務,也可以預先透過醫院及診所作出適當安排。

除以上所提的支援服務外,特區政府的不同部門亦有按照其服務性質、服務對象的需要而為不諳中文或完全不諳中文及英文的人士提供適當協助。政府對所有市民均一視同仁,並按個別需要提供服務。故此,我們並沒有就不諳中文或不諳中文及英文的人士另外搜集有關受惠人數目及所涉開支的數據。

(二) 目前,政府不同部門在提供服務時,會按運作所需及個別人士的情況提供傳譯服務。至於應否設立中央翻譯及傳譯服務,須視乎實際需要和成本效益。我們會考慮如何改進和增強傳譯服務,現階段並沒有詳細資料。

(三) 政府現正發展資歷架構,為終身學習提供一個平台,並讓學習人士可沿著清晰的進修途徑自我提升。教育及培訓課程如通過評審當局的質素保證,便可納入於資歷架構內。個別培訓機構亦可因應其服務對象的需要,自行訂定課程的內容及授課語言。

自二○○六/○七學年開始,職業訓練局(職訓局)特別為不諳中文的本地居民開辦多項不同類別的資助職業教育培訓課程。這些課程主要以英文授課。為配合不諳中、英文人士的需要,職訓局正研究為他們開辦特別班的可能性,希望能透過翻譯的協助進行授課,及安排技能測試。

(四) 政府有資助非政府機構為不諳中文的人士舉辦言語訓練班。例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資助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香港明愛及基督教勵行會為少數族裔提供廣東話及英文課程;另外又有資助兩個分別服務油尖旺區及元朗區少數族裔的社區發展小組,提供言語班及其他服務,藉此促進社區共融;此外,亦有資助巴基斯坦及尼泊爾支援小組,每小組由相關的少數族裔團體組成,為其同胞提供多種服務及提出適切的援助,其中包括舉辦言語班等。政府亦有推行非華語青少年文化交流與融合學習計劃,透過廣東話班和導師計劃,協助非華語青少年融入社會。以上項目均由政府資助,參加者毋需繳付任何費用,或只需負擔少額的報名費。

2008年1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56分